en
×

分享给微信好友或者朋友圈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
作者简介:

霍兴彦(1979—),女,山东定陶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体育人文社会学。

中图分类号:G80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596(2024)04-0062-10

参考文献 1
新华社.中国马拉松2019年取得这些成绩:规模赛事1828场![EB/OL].(2020-05-21)[2023-12-10].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73056138 39491364&wfr=spider&for=pc.
参考文献 2
李旭,吉戎昊.“办人民群众满意的赛事”:2020年中国马拉松及相关运动管理政策解读[EB/OL].(2020-08-29)[2023-12-10].http://sports.people.com.cn/n1/2020/0829/c401891-31841552.html.
参考文献 3
王健.跑步健身中的身体管理与理性化:一项基于马拉松跑者的质性考察[J].体育科学,2019,39(12):34.
参考文献 4
菲斯克.解读大众文化[M].杨全强,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参考文献 5
王舜.时尚消费与具身化体验:户外极限跑者的身份建构研究[J].体育与科学,2021,42(6):96.
参考文献 6
张静.身份认同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参考文献 7
沙莲香.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参考文献 8
STETS J E,BURKE P J.Identity theory and social identity theory[J].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2000,63(3):224.
参考文献 9
ASHFORTH B E,MAEL F.Social identity theory and the organizat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9,14(1):20.
参考文献 10
STRYKER S,SERPE R T.Identity salience and psychological centrality:equivalent,overlapping,or complementary concepts?[J].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1994,57(1):16.
参考文献 11
BURKE P J.Identity change[J].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2006,69(1):81.
参考文献 12
FUNK D C,JAMES J.The psychological continuum model: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an individual’s psychological connection to sport[J].Sport Management Review,2001,4(2):119.
参考文献 13
FUNK D C,JAMES J D.Consumer loyalty:the meaning of attachme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 team allegiance[J].Journal of Sport Management,2006,20(2):189.
参考文献 14
马培艳,张瑞林,车雯,等.滑雪消费者对滑雪运动的品牌个性感知与消费忠诚度的相关性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9,31(2):127.
参考文献 15
GRATTON C,JONE I.Research methods for sport studies[M].London:Routledge,2019.
参考文献 16
DENZIN N K.Interpretive biography[M].Newbury Park,CA:Sage,1989.
参考文献 17
GROOT M,ROBINSON T.Sport fan attachment and the psychological continuum model:a case study of an Australian football league fan[J].Leisure/Loisir,2008,32(1):117.
参考文献 18
悦跑圈.悦跑圈2021年度中国跑步运动白皮书[EB/OL].(2022-01-11)[2023-12-10].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1644514690181644&wf r=spider&for=pc.
参考文献 19
GLASER B G,STRAUSS A L.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strategie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M].New Brunswick:Aldine Transaction,1967.
参考文献 20
LOCKE K.Grounded theory in management research[M].London:Sage Publications,2001.
参考文献 21
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
参考文献 22
刘世闵,李志伟.质化研究必备工具:Nvivo10之图解与应用[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17.
参考文献 23
麦克杜格尔.天生就会跑[M].严冬冬,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2.
参考文献 24
吴红.成就动机概念内涵:从心理动力观向认知观的嬗变[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2,24(4):46.
参考文献 25
柯林斯.互动仪式链[M].林聚任,王鹏,宋丽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参考文献 26
霍兴彦,郇昌店,郝海亭.我国业余马拉松跑者社会互动质性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8,30(4):323.
参考文献 27
杨帆,陈向明.“去情境化”与“再情境化”:教师理解变革性实践的话语表征机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3,11(2):132.
参考文献 28
杨剑,杨树红.大学生马拉松跑过程中情绪体验的现象学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7,43(6):14.
参考文献 29
伯格.人格心理学[M].7版.陈会昌,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参考文献 30
章海荣,方起东.休闲学概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参考文献 31
叶浩生.“具身”涵义的理论辨析[J].心理学报,2014(7):1032.
参考文献 32
熊欢,何柳.女大学生户外徒步运动体验的口述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7,38(4):63.
参考文献 33
TAJFEL H,TURNER J.An integrative theory of intergroup conflict[M]//HOGG M A,ABRAMS D.Intergroup relations:Essential readings.New York:Psychology Press,2001:94-109.
参考文献 34
村上春树.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M].2版.施小炜,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0.
参考文献 35
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赵旭东,方文,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
参考文献 36
WANN D L,BRANSCOMBE N R.Die-hard and fair-weather fans:effects of identification on BIRGing and CORFing tendencies[J].Journal of Sport and Social Issues,1990,14(2):103.
参考文献 37
希恩.跑步圣经:我跑故我在[M].于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
参考文献 38
奚菁,罗洁婷,张珊珊,等.家族企业子女接班人身份构建研究[J].管理学报,2017,14(1):8.
目录contents

    摘要

    运用心理连续体模型理论框架,采用案例研究法,从社会学角度剖析业余马拉松跑者身份建构的动态过程,并构建包含五个阶段 (意识、吸引、依恋、反思与忠诚)的跑者身份建构模型。其中,意识阶段标志着跑者在特定情境下开始接触跑步,包括内部动因、外部条件、开始跑步三个关键要素;在吸引阶段,跑者通过首次参赛的经历和流畅体验,以 “体认”的方式逐渐形成了对跑步的独特喜好;在依恋阶段,跑者对跑步更加投入,面对各种制约因素,会积极采取应对策略,并对跑者身份表现出强烈的认同感;反思阶段则是跑者在特定事件的触发下,对痴迷跑步行为进行的自我反省; 在忠诚阶段,跑者形成了明确的跑步态度,这种态度不仅难以改变,而且将进一步加强他们与跑步之间可能持续终身的心理联系。认为,跑者的身份建构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复杂过程,该模型揭示了跑者如何由初级跑步爱好者逐渐转变为忠诚的马拉松运动参与者的心理演变路径,深化了对个体与特定体育项目建立深层心理联结的微观过程的理解,并有望为马拉松赛事提供更为精准的服务策略, 助力马拉松运动持续健康繁荣发展。

    Abstract

    Using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PCM and case study metho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ynamic process of identity construction of amateur marathon runn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ology, and constructs a runner’s identity construction model including five stages (awareness, attraction, attachment, reflection and allegiance). Among them, the stage of awareness marks the start of runners’ contact with running in specific situations, including three key elements of internal motivation, external conditions and starting running. In the attraction stage, the runner gradually formed a unique preference for running in the way of “body recognition” through the experience of the first competition and the smooth experience. In the attachment stage, runners are more engaged in running. In the face of various constraints, they will actively adopt coping strategies and show a strong sense of identity to the runner. The reflection stage is the self-reflection of the runner’s obsession with running behavior under the trigger of a specific event. In the allegiance phase, runners develop a clear running attitude, which is not only difficult to change, but will further strengthen their psychological connection with running that may last for life.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identity construction of runners is a complex process of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change. This model reveals the psychological evolution path of runners from primary runners to loyal marathon participants, deepens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micro process of establishing deep psychological connection between individuals and specific sports events, and is expected to provide more accurate service strategies for marathon events and help marathon sports develop healthily and prosperously.

  • 1 问题的提出

  • 近年来,马拉松长跑已成为城市居民,特别是中产群体广泛参与的体育运动。据统计,2019 年全国范围内共举办了1828场规模赛事,参加人次高达712万[1]。尽管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 年以来马拉松赛事基本停滞,但线上参赛人数仍达140多万,这反映出马拉松跑者(以下简称跑者)不可小觑的跑步热情[2]。可以预期的是,在后疫情时代,马拉松长跑仍将是普通民众广泛参与的健身项目。2014年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的发布和2015 年中国田径协会取消马拉松赛事行政审批,被普遍认为是马拉松赛事迅速流行的两大驱动因素。然而,仅从宏观经济和政策层面进行解读,并不能深入理解城市马拉松所具备的丰富内涵[3]。事实上,经过40余年的积累和沉淀,中国马拉松运动已实现了从专业精英文化向业余大众文化的转变。由于 “大众文化是从内部和底层创造出来的,是由居于从属地位的人们为了从那些资源中获取自己的利益而创造出来的”[4]2,作为马拉松文化创造主体的跑者,他们对这项运动的体验、认知、理解和反思,应当成为学术关注的焦点。

  • 目前,国内关于跑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参与现状、参赛动机、服务需求与满意度、参赛风险认知,以及消费支出与未来参赛意愿等方面的定量分析。而国外人文社科领域对跑者的研究则更多以微观层面的定性研究为主,涉及运动动机、运动认同、影响因素、运动体验等方面。从人的活动主体角度来看,个体在一项活动的产生、维持以及实现何种程度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跑者对自我身份的认同,使得户外极限跑拥有了庞大的参与群体,进而焕发出蓬勃的市场活力[5]。目前,从身份建构视角进行的社会学分析主要聚焦于农民工、小镇青年、教师、运动员等群体,缺乏对跑者这一特定运动项目参与者身份建构过程的深入研究。因此,本研究以跑者为研究对象,基于心理连续体模型(the psychological continuum model,PCM),从社会学视角深入分析跑者身份的建构过程,旨在揭示跑者从最初的跑步爱好者发展为忠诚的马拉松运动参与者的心理变化。这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个体与特定运动项目建立心理联系的潜在微观过程,也为跑者提供更具针对性的马拉松赛事服务提供了理论支持,进而促进马拉松运动的持续健康发展。

  • 2 文献回顾

  • 2.1 身份建构的相关研究

  • 身份译自identity,该词起源于拉丁文idem(意为相同,即the same)。弗洛伊德最早提出了身份的概念,它包含两重含义:一是 “身份、本身、本体”,是对 “我是谁”的认知,代表个体在社会中的位置,通常表现为一种规范或角色[6]4-5; 二是 “同一性、相同、一致”,指对与自己具有相同性、一致性事物的认知,它揭示了 “相似”与 “差别”的关系,是一种同化与内化的社会心理过程,是维系个体人格与社会及文化之间互动的内在力量[7]78-80

  • 目前,学者探讨身份问题的主要理论工具是身份认同理论(identity theory)和社会身份理论(social identity theory)。身份认同理论关注自我身份,是个体对 “我是谁”“我想成为谁”等问题的回答,它涉及个体对自己角色的自我确认,以及个体一系列个性的统一。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 人们在与他人的不断交往中获得各种社会角色,依据这些角色形成自我观念,并在特定的情境中按特定的角色规定自我言行[8]。社会身份理论则提出了 “社会身份”的概念,用以指称个体对自我在群体中成员身份的认知,以及与这一成员身份相关的价值与情感。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人们总是自觉地对社会群体进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确定自我身份,最终将社会群体划分为内群体和外群体。个体的言行总是趋于与内群体人员保持一致,并表现出对内群体的偏好行为[9]

  • 由此可见,人的自我概念可视为一个从完全的社会身份到完全的个体身份的连续统:依据社群成员资格建构的身份是社会身份,依据个人的独特素质建构的身份是个体身份。由于个体具有多重身份,这些身份按照一定的显著性等级来排列,显著性越高的身份对个体越重要,预测力也越强[8]。从这个意义上讲,身份建构问题实际上就是身份显著性等级的变化问题。根据身份认同理论,某个身份显著性或重要性的形成基于以下因素:个体对该身份的承诺程度,重要相关人员对该身份的支持强度,由身份获得的内部和外部收益[10]。而在社会身份理论中,身份的显著性主要取决于身份的可获得性(指激活某一身份的便捷性)和适宜性(指个体的社会归类与知觉到的社会情境的吻合度)[11]。可见,社会身份理论更强调情境因素在身份建构中的作用,而身份认同理论则更注重人际互动的重要性。二者相结合,可为理解跑者的身份建构过程提供较为全面的理论视角。

  • 2.2 心理连续体模型及相关研究

  • 心理连续体模型(PCM)是由 Funk 和 James于2001年提出的一个概念框架,用于深入探索个体与特定运动项目或球队建立心理联系的过程(图1)。该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意识(awareness)、吸引(attraction)、依恋(attachment)和忠诚(allegiance)。在最初的意识阶段,个体首次认识到某项运动项目或某球队的存在,但尚未形成特定的喜好。进入吸引阶段,个体基于各种社会心理和人口统计因素,承认对某个特定运动项目或球队的喜爱。在依恋阶段,个体与特定运动项目或球队之间的心理联系开始具体化,表现为项目或球队所感知到的心理联系的程度。最终,个体进入忠诚阶段,成为该项目或球队的忠实粉丝,这种忠诚会促使他们形成一致且持久的行为模式[12]。Funk和James认为,忠诚是依恋过程的自然结果,通过依恋过程,个体对特定运动项目或球队形成了更深刻的功能性认识,赋予其更高的符号价值,从而产生了更强烈的情感反应[13]

  • 图1 心理连续体模型(PCM)

  • 鉴于能够有效描述个体在外界影响下与特定体育活动形成心理联系的过程,以及行为忠诚度渐进式的发展过程,PCM 在体育参与、主动型体育旅游、球迷消费行为等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14]。研究认为,PCM 为分析跑者从初次接触跑步到逐渐发展为忠诚跑者的身份建构过程提供了有力的概念框架,故依据 PCM 对跑者的身份建构过程进行剖析。此外,本研究还将进一步探讨在跑者身份建构过程中是否存在其他阶段。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方法

  • 本研究主要运用案例研究法对跑者的身份建构过程进行传记性分析,这一选择主要基于以下三点考虑:首先,理解人类活动需要深入分析其时间和环境的变化及活动发生的背景[15]97。因此,研究跑者的身份建构过程需包括对描述个人生活转折点的个人生活记录和叙述的收集与研究[16]13。为实现这一研究目的,案例研究法较为适用。其次,案例研究是从当事人的视角出发,而非研究者视角。跑者的身份建构包含了他们对跑步体验及跑步行为意义的阐释,这种深度和角度通常只有案例研究法能够充分展现。最后,案例研究允许研究者选取较小数量的样本,通过对典型个案进行深入描述和系统阐释,能够反映和揭示人们在现实生活背景中的体育参与规律。尽管案例研究法受到一些批评,认为其构建的只是松散的故事,缺乏普遍性意义,但只要研究者能够证明其选择合理且与案例无直接关联,这种研究依然是有意义的[17]

  • 3.2 个案选择

  • 本研究在选择跑者个案时,主要依据跑步兴趣和参与程度,并参考了 《悦跑圈2021年度中国跑步运动白皮书》中的跑者运动数据[18]。我们选择了那些对跑步具有持久兴趣,且长期参与跑步运动的个体作为研究对象。这些跑者与跑步这项特定运动建立了稳定且持久的心理联系,并且对跑者身份具有高度认同感(表1)。需要明确的是,本研究中的跑步并非指常规休闲型跑步,而是涵盖了马拉松、越野跑等,对路程、时间、体力和毅力等方面有较高要求的户外跑步活动[5]。基于目的性抽样技术[19]和理论饱和的数据收集原则[20],本研究最终确定了 Z市的15位跑者作为研究对象(表2)。

  • 表1 个案选取标准

  • 表2 跑者基本信息统计表

  • 3.3 数据收集与整理

  • 本研究主要运用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的方法收集研究数据。由于不设防的闲谈最易收集到真实资料[21]6,作为马拉松运动爱好者,笔者首先通过参与Z市跑团的约跑、聚餐等活动,在轻松交谈中收集了跑者的一些基本信息,并与其建立了联系,增进了彼此的了解与信任,为后续的深度访谈奠定了基础。随后,在征得跑者知情同意后,约定访谈时间和地点进行深度访谈并录音。

  • 深度访谈主要围绕三个开放性问题展开:您是如何开始跑步的? 在跑步过程中,有哪些令您印象深刻的经历? 跑步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 然而,在实际访谈过程中,并未严格遵循这一提纲,而是保持了较大的开放性,鼓励受访者主动分享跑步经历和体验。笔者主要扮演聆听者的角色,努力从受访者的角度理解这些经历及其意义,分析他们成为忠诚跑步爱好者的关键转折点及潜在心理因素。

  • 每次深度访谈结束后,笔者立即对访谈录音进行转录,并为每位跑者的身份建构过程绘制了图表,撰写了反思备忘录,记录了访谈体会、存在问题及当时的思考。此外,本研究还收集整理了部分跑者的微博、朋友圈等间接资料,以验证其身份建构过程。

  • 随后,将上述研究资料导入 Nvivo12 Plus 软件进行开放性编码,生成初级自由节点。根据各节点之间的内在关联,经过反复审视、合并、归纳及主题提炼,形成了自由节点和树状节点。为确保编码的一致性,本研究进行了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即先对一份文件进行编码,隔几天后再对同一份文件进行编码,然后计算内部一致性[22]221。检验结果显示,两次编码(间隔约10 天)的树状节点百分比同意度均在 97% 以上,达到了 “编码内部一致性在初期为80%,到研究后期应为90%”的信度要求[22]223

  • 4 研究发现

  • 4.1 跑者身份建构过程模型

  • 基于心理连续体模型概念框架和 Nvivo软件编码结果,本研究构建了跑者身份建构的过程模型(图2)。该模型涵盖 PCM 框架的四个阶段,即意识、吸引、依恋和忠诚。此外,本研究发现,在跑者身份建构过程中还存在一个反思阶段。下文将结合访谈资料,对各阶段进行阐释。

  • 图2 基于 PCM 的跑者身份建构过程模型示意图

  • 4.2 跑者身份建构的意识阶段

  • 意识阶段是指跑者在特定情境下开始接触跑步项目,主要包括内部动因、外部条件和开始跑步三个关键经验。

  • 4.2.1 内部动因

  • 美国作家克里斯托弗·麦克杜格尔认为,跑步融合了人类两种原始冲动:恐惧与快感。无论是逃避不幸还是追寻幸福,我们都会选择跑步[23]9。研究发现,改善身体健康状况和缓解工作压力是跑者开始跑步的主要内部动因。从某种意义上讲,个体对身心压力的感知反映了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 “本体性焦虑”,即一种莫名的恐慌、压力和无意义感。这种本体性焦虑容易使人产生消极自我认知,进而促使其寻求积极的自我改变。例如,No.4跑者在访谈中这样描述其寻求改变的强烈动机: “我一直以来都极其讨厌自己肥胖的形象,讨厌到鄙视的程度,心底深处还深深的自卑,再加上 ‘三高’对身体健康的严重威胁,我就一直规划一定要用健康的方式还自己一个健康的身体。”

  • 4.2.2 外部条件

  • 尽管改善健康状况、寻求自我改变的内在需要是促成跑者行为改变的原始动力,但行为的激发往往受多个动力的共同影响[24]。对于跑者来说,意识到跑步这项运动也离不开一定的外部条件,即外在刺激。研究发现,跑者主要通过偶然事件和他人影响两种途径意识到跑步需求。前者包括参加学校运动会、偶遇马拉松比赛现场以及观看马拉松赛事转播等,后者则是指通过重要他人(如教练、朋友、同事、跑友等)的告知而开始接触跑步或马拉松。这一发现与国外关于体育意识的研究结果一致:人们被体育吸引往往受到父母、同龄人、教练等重要他人以及学校、教堂、社区和媒体等机构的影响[17]。需要指出的是,对于受到重要他人影响的跑者来说,其跑者身份的认同往往先于身份建构,即他们首先在情感和心理上产生与榜样人物趋同的诉求,随后才做出相应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讲,个体对跑者身份的探索既源于寻求自我改变的内在动力,也离不开外部条件的刺激,而对重要他人情感和心理的认同是外部刺激能够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

  • 4.2.3 开始跑步

  • 基于改善健康状况或缓解工作压力等内在需求的跑者,在偶然事件、他人告知等外在条件的刺激下开始接触跑步。其初期跑步行为和效果感知主要有两类:一是规律跑步并感知到积极效果。例如,No.7跑者因偶然看到电视上的减肥节目而开始慢跑,他最初穿着耐克板鞋、纯棉衣裤,清晨在小区内绕圈跑约6公里,每周坚持跑 5次左右,一年后体重从150斤降到126斤。二是随意跑步却感知到消极效果。如 No.13跑者表示,自己开始时是随意跑步,没有注意动作和时间要求,不久后膝关节就开始疼痛,感到受伤。对消极效果的梳理结果显示,膝关节及脚腕伤痛是跑者在跑步初期面临的主要困扰。这意味着,尽管跑步看似简单易行,但跑者身份的建构却并非一蹴而就。事实上,“如果没有一定程度的符号储备,你不可能成为一个全身心的参与者,几乎无法获得娱乐仪式的情感共鸣,而正是它给予人们集体成员身份符号的感觉。”[25]79 对跑者来说,其跑步资本的储备主要包括跑步知识、经验、能力等方面的积累,这主要通过跑者间的积极社会交往得以实现[26]

  • 4.3 跑者身份建构的吸引阶段

  • 处于意识阶段的跑者虽然开始接触跑步,并可能通过跑步获得诸如减肥、健身、放松、解压等功能性收益,但尚未对跑步形成特定喜好。影响跑者从意识阶段进阶到吸引阶段的主要因素包括第一次参赛经历和流畅体验两方面。

  • 4.3.1 第一次参赛经历

  • 深入分析访谈材料发现,第一次参赛经历是跑者由意识阶段进阶到吸引阶段的重要因素。15 位跑者均提及自己的首次参赛经历,其中1位选择5公里赛,6位选择10公里赛,6位选择半程马拉松赛,2 位选择全程马拉松赛(1 位未完成)。为更好阐释第一次参赛经历在跑者身份建构过程中的进阶作用,将结合具体案例,通过解读跑者的 “话语”进行深入分析。这里的 “话语”主要指特定群体谈论事物的特定方式,是 “一套意义的系统,或者说是一套使得意义和价值被系统组织和表达出来的表述”[27]

  • 其一,“第一个马拉松顺利完赛,自己也坚定了跑长跑的这种信念”。No.7 跑者为缓解风湿性关节炎的疼痛开始尝试慢跑,随后加入长跑俱乐部进行锻炼。经过三个月的训练,他参加了人生中第一个马拉松比赛。这次经历使他坚定了继续长跑的信念。

  • 其二,“有了第一次跑马经历,我突然对参加比赛充满兴趣”。No.3 跑者原本只是冲动报名参加2014年大鹏马拉松,经过一个月的突击训练,在能够连跑带走地完成7公里的情况下参加比赛。 “我的目标是完成10公里,踏上起点,我被现场气氛感染,热血沸腾,兴奋异常,一起跑就紧跟530兔子(官方配速员),但跟了不到 10公里我就一点也跑不动了,开始走了起来。兔子群很快离我而去,紧接着一辆辆收容车从身边经过并向我招手,我都咬牙坚持不上车。直到 20公里关门点,过了关门时间2分钟,工作人员毫不犹豫地撕下了我号码布上的芯片,这时支撑着我的信念随着芯片离去,瞬间双腿各种酸痛蜂拥而至,我一屁股坐在路边再也起不来。”

  • 其三,“原来跑步可以这样”。No.5跑者在北京奥运会期间首次参加10公里比赛。“当时听一些朋友说比赛就是玩玩,我当时也不是很理解,就懵懵懂懂地去了。到了以后才发现,原来跑步可以这样,有跑团,又可以交际,可以认识更多的朋友······然后就更加喜欢跑步了。”

  • 综合上述案例,不难发现,第一次参赛经历是强化跑者跑步信心或兴趣的重要因素。完成比赛的自豪感、热烈的赛场氛围及丰富的社交体验等,都为跑者建构身份提供了 “意义资源”,促使其从意识阶段逐渐进阶到吸引阶段。

  • 4.3.2 流畅体验

  • 流畅体验(flow)是指个体对某一活动或事物产生浓厚兴趣,进而完全投入其中所获得的一种情绪体验。这种体验融合了愉快、兴奋等多种情绪成分,且是由活动本身而非其他外在目的引发的[28]。研究发现,跑者在分享他们的跑步体验时,常常提及流畅体验的感受,如 “感觉自己是属于自己的,没有太多的私心杂念,心情很放松”(No.9),“一种放空的感觉,像是把所有疲惫、烦恼都卸下了”(No.6),以及 “跑完满满的25圈后,兴奋、喜悦、成就感、自豪感瞬间充满全身,那一刻,仿佛世间一切困难都无法打倒我!”(No.13)等。马斯洛认为,流畅体验是一种超越日常的体验,其中不包含任何焦虑,个体在其中感受到自我与世界的和谐统一,体验到暂时的力量与惊奇。人在产生这种体验之后常常会感到更加自主,更加欣赏生活,且较少担忧可能遇到的问题[29]185。跑步时的流畅体验不仅激发了跑者的兴趣、提升了他们的自我效能感,还使他们获得了巨大的情感能量。这种能量与减肥、健身等外部功能性收益不同,它更多的是一种内部收益,有助于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

  • 流畅体验之所以有助于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可以从具身(embodiment)理论的角度进行解释。该理论认为,人的认知具有具身性,而具身是一种身体体验,是通过活动的、鲜活的生理性体验来建构体验主体赖以思考的概念和范畴。身体体验的过程不仅是感觉、知觉的过程,也是注意、思维、情绪以及行为产生和变化的过程[30]146。简言之,人们通过 “体认”的方式来认识世界、他人和自己[31]。身体并非 “世界中的一个物体”,而是 “对世界的看法”。正如梅洛-庞蒂所指出的,自我存在于身体之中,而身体则处于时间和空间之中。身体、知觉、行为和体验共同构成了我们认识世界的基础[32]。因此,个体在特定情境下通过跑步获得的流畅体验,不仅是建构自我认知的重要来源,也是影响跑者能否从意识阶段进阶到吸引阶段的关键因素。

  • 4.4 跑者身份建构的依恋阶段

  • 当个体与特定运动项目或球队形成稳定的心理联系时,便进入了 PCM 的依恋阶段。根据 Gladden和 Funk的观点,依恋更多基于内在过程而非外在过程。与吸引阶段相比,依恋涉及个体对特定运动项目或球队相关属性和利益(如成功、明星球员、身份认同、社区自豪感)的内在心理意义的重要性程度的认知。个体与特定运动项目或球队的心理联系越深入,该运动项目或球队对个体的内在心理意义就越大。这种内在心理意义的重要性程度以及与运动项目或球队相关的价值,共同决定了吸引阶段如何逐步发展为依恋阶段[12]。通常,处于依恋阶段的跑者对跑步呈现出一种近乎痴迷的状态。他们不仅加大对跑步的投入,而且在面临多种制约因素时,会积极采取策略应对,并高度认同自己的跑者身份。

  • 4.4.1 跑步投入

  • 通过对开放式编码的梳理发现,处于依恋阶段的跑者普遍会加大跑步投入,这主要体现在加大跑量、购买装备和频繁参赛三个方面。在加大跑量方面,11位跑者在访谈中均提及了增加跑步里程的行为。例如,No.1跑者在与跑友比拼跑量时,曾达到月跑量1000公里的惊人水平,他说:“我每天早上上班前会跑10公里,晚上下班后再跑20公里,周末还会加练或参加比赛。” 在购买装备方面,处于依恋阶段的跑者愿意投入更多资金购买跑步装备,以提升运动体验。 No.12跑者表示 “我开始花钱买鞋子、买装备,花钱都觉得是乐此不疲的,就是觉得很值得”。在频繁参赛方面,处于依恋阶段的跑者展现出了高度的一致性。他们参赛的动力主要源于两方面:一是追求成绩上的突破,即不断刷新个人比赛成绩(PB),体现出明显的成绩目标导向; 二是希望通过 “跑不一样的道路,看不一样的人,接触不一样的风土人情”(No.9)来丰富生活体验,这体现了一种明显的娱乐价值取向。

  • 4.4.2 制约与应对

  • 由于跑步投入的增加,处于依恋阶段的跑者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中必然会面临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为应对这些挑战,他们需采取相应的策略。分析访谈资料发现,跑者所面对的制约主要包括时间不足、专业知识匮乏、他人的误解及伤病困扰等。这表明跑者身份并非是固定不变、抽象和孤立的,而是随着情境变化而具体展现,并与之紧密相关的。这些制约因素有可能阻碍跑者身份的探索,为防止身份解构,跑者会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这些策略可分为内部自我调整和寻求外部支持两个方面:前者指跑者结合个人运动经验进行自我学习,利用网络、书籍等途径获取跑步知识; 后者则指通过成立或加入跑团、寻求跑步高手的指点等途径来弥补专业知识的不足,并通过相约跑步、共同参赛等方式克服惰性,保持跑步行为的持续性。

  • 4.4.3 身份认同

  • 跑者对跑步的痴迷行为可能会受到他人的不理解,但他们往往会坚持自我,表现出强烈的身份认同。身份认同是一个定义自我的过程,涉及个体对自己是谁以及他人如何看待自己的认知[33]。基于身份认同理论和社会身份理论,跑者的身份认同包含个体身份认同和社会身份认同两个方面。首先,个体身份认同是跑者对自己 “我是谁,为什么坚持跑步”这一问题的自我理解、回答和确认,它深受个体价值观和态度的影响。例如,有跑者在访谈中提到: “为什么要跑得这么费劲,跑回来还剩下半条命的那种,图个什么呢? 但是心里面就是觉得这是我的一个目标,我不能放弃。”(No.12)这表明当个体因构建自我概念而坚持某项运动时,会产生强烈的认同感,通过坚持跑步实现个人价值成为跑者进入依恋阶段的强大动力。其次,社会身份认同是跑者对 “我们是谁”的主观确认。分析访谈资料发现,“我们”是跑者经常提及的话语。例如,“我们可能来自不同地方,从事不同行业、职业,但跑步是我们的共同话题,我们不会问对方是做什么的,不涉及一些利益上的东西。”(No.1)这表明,“我们”这个内群体与非跑者这个外群体有着明显的区别,跑者更倾向于与有着相似价值观的人在一起,这种认同感给他们带来了一种 “天下跑者一家亲” 的温馨感[34]182。通过认同 “我们”这一内群体,跑者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和认知反应,跑步、跑友和跑团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 4.5 跑者身份建构的反思阶段

  • 反思阶段并非 PCM 原有组成部分,而是本研究发现的新阶段。该阶段指跑者在特定诱发事件的影响下,对痴迷跑步行为的自省,主要包括诱发事件和自我反思两个关键要素。

  • 4.5.1 诱发事件

  • 研究发现,处于依恋阶段的跑者由于过度痴迷和投入跑步,常会出现身体受伤、比赛晕倒等意外事件。这些意外事件往往成为跑者开始自我反思的诱发事件。例如,曾月跑量达1000公里的 No.10跑者,在参加一次背靠背比赛后,身体出现严重反应: “当时只报了长城马拉松,这个越野赛没有报名,但是被跑友忽悠以后还是报了名,报了名后就想跑个好成绩,结果跑到40 公里出现了双腿抽筋。更考验的是第二天还要跑长城马拉松。所以4小时跑下长马以后,身体出现了严重反应,调整了很长一段时间······”。与 No.10跑者因比赛受伤不同,No.15 跑者则经历了比赛晕倒的惊险事件。此前,她毫无运动基础,却将马拉松成绩从4小时09分提升至3小时20分。随着不断刷新个人最佳成绩,她对跑步愈发痴迷,甚至到了 “抬腿就是跑道” “带着跑鞋出差”以及 “凌晨4点刷圈”的地步。当时的她坚信,“这不是一种固执,而是对跑步的热爱。对既定目标必须付出行动,生命就是用来挑战的。”然而,这种认知在2016年武汉马拉松意外晕倒后发生了转变。“武汉是我上大学的地方,我本来是想去那里游玩,但一跑起来就控制不住自己。当时感觉状态不错,也想努力刷新成绩······最后几公里时,我已感觉到自己的状态没有前面好了,但观众特别热情,让我兴奋不已,于是我继续跑下去,最后就晕倒了······等我有意识时,已经躺在急救车上了。”

  • 4.5.2 自我反思

  • 对个体而言,日常生活中的事件和行为都具有意义。个体需要依据情境和他人的期待来判断并调整自己的角色定位[35]91。 “自我认同不是一个由个体所拥有的明确的特征,它是一个人以其人生经历对自我所作的反思式了解”,“作为一个人就是要知道自己正在做的事以及为什么要做这事。在一个后传统秩序的脉络下,自我(self)变成一个反思性计划(reflexive project)。”[35]58-59 因此,跑者身份的认同和建构是一个不断反思的过程,任何诱发事件都可能引发跑者的自我反思,进而有助于其确认自我身份。

  • 以 No.15跑者为例,比赛中的意外晕倒成为她自我反思的转折点。这次事件使她认识到生命的宝贵,并促使她反思自己对跑步的痴迷是否偏离了初衷。她表示: “在我跑马拉松比较顶峰的那个阶段,我就会拿着我的马拉松配速表去看,去分析怎么刷 PB,然后每天训练完要去分析步频、步幅······但你又得到了什么呢? ······我觉得跑步这件事,可以丰富我的生活,但它不是生活的全部。”从曾经认为对跑步的痴迷是 “病得不轻但又不想恢复正常”,到现在认识到 “要赶紧调整心态,我们不仅要为自己活着,还肩负着社会责任”,No.15跑者在这次意外事件的触发下通过深刻的自我反思和内省,重新定位了跑步在生活中的价值,并确认了自己的跑者身份。

  • 4.6 跑者身份建构的忠诚阶段

  • 忠诚,作为 PCM 的最高阶段,表现为个体对某一事物的坚定不移、拒绝改变。忠诚阶段与依恋阶段的主要区别在于个体对关系的深度承诺[12]。处于忠诚阶段的跑者,对这项运动持有高度成形且坚定的态度,这种态度不仅加强了他们与跑步之间的心理联系,而且这种联系极有可能会伴随他们一生。深入分析访谈文本发现,忠诚阶段的跑者主要表现为态度忠诚和行为忠诚两大方面。

  • 4.6.1 跑者的态度忠诚

  • 忠诚是决定个体是 “铁杆粉丝”(die-hard fan)还是 “好天气粉丝”(fair weather fan)的关键因素[36]。处于忠诚阶段的跑者对跑步具有明确的自我态度,并且这种态度与其他核心态度、价值观和自我概念高度一致。比如,美国医学界知名跑者乔治·希恩曾表示,他之所以坚持跑步,是因为跑步与他的生活方式、健康理念完美契合[37]。No.9跑者也认为,“身体是户外活动的基础,而跑步则是锻炼身体的最佳方式之一,既简单又高效”。也有跑者将跑步视为一种生活方式,或是一种精神寄托。这种明确的跑步态度与他们的自我认知高度一致,因此,他们往往排斥那些与自身跑步理念相悖的行为。例如,No.2跑者就对那些喜欢在跑步中 “拍照”,在朋友圈 “晒图”的行为表示反感,认为这种将跑步 “形式化” “炫耀化”的做法完全违背了跑步的初衷。此外,“会一直跑下去”成了忠诚跑者们共同的心声,这种承诺不仅体现了他们对跑步的热爱与坚持,更彰显了他们高度的态度忠诚。

  • 4.6.2 跑者的行为忠诚

  • 跑者的行为忠诚主要体现在收集跑步纪念品和积极推广跑步两个方面。首先,对于忠诚的跑者来说,跑步奖牌、运动服装、跑鞋、参赛包等物品都承载着重要的纪念意义。正如 Redden和 Steiner(2000年)以及 Thome和 Bruner(2006 年)所讨论的,粉丝们对于拥有这些物品的渴望强烈,他们甚至会在家中设立专门的展示空间,将这些纪念品珍藏起来[17]。除了物质纪念品,无形的运动经验同样具有宝贵的收藏价值。这些有形和无形的纪念品共同构成了跑者个体和跑友群体的共同记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与跑者的美好回忆紧密相连,形成了一种稳定的心理联系。

  • 其次,忠诚的跑者不仅自己坚持跑步,还积极带动身边的人参与其中,甚至将推广跑步运动作为自己的使命。例如,在跑圈颇有名气的No.6跑者,就通过举办讲座、参与公益活动及组织比赛等方式,致力于推广超级马拉松运动。他认为超级马拉松在考验人性和体现马拉松精神方面具有独特价值,希望利用自己的超马经历和大学教授身份以及自身的影响力,在国内推广这一运动。这种高度的行为忠诚源于跑者内在的精神信仰,也是他们处于忠诚阶段的一种外在表现。

  • 5 研究结果与讨论

  • 5.1 研究结论

  • 本研究主要运用案例研究的方法,基于 PCM 概念框架,从社会学的视角深入探讨了跑者身份建构的整个过程。通过开发跑者身份建构的过程模型,详细描绘了跑者从初次接触跑步到最终成为忠诚的马拉松运动参与者的心理演变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意识阶段标志着跑者在特定情境下开始接触跑步,这包括内部动因、外部条件、开始跑步三个关键要素; 吸引阶段,跑者通过首次参赛的经历和流畅体验,以 “体认”的方式逐渐形成了对跑步的独特喜好; 在依恋阶段,跑者对跑步更加投入,面对各种制约因素,他们会积极采取应对策略,并对跑者身份表现出强烈的认同感; 反思阶段则是跑者在特定事件的触发下,对痴迷跑步行为进行的自我反省; 在忠诚阶段,跑者形成了明确的跑步态度,这种态度不仅难以改变,而且将进一步加强他们与跑步之间可能持续终身的心理联系。

  • 5.2 理论贡献

  • 本研究聚焦于个体如何发展成为马拉松这一特定运动项目的忠诚参与者,通过构建跑者身份建构的过程模型,为解释跑者态度和行为的变化提供了动态的理论框架。这种动态性视角揭示了跑者的身份建构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复杂过程,也是对既有静态视角跑者研究的丰富和补充。此外,本研究将身份理论引入体育参与行为的分析中,为理解人们的体育参与行为提供了全新的分析视角。身份作为解释个体和社会行为的根源性因素,已在心理学、社会学和组织研究等领域得到广泛认可[38]。本研究基于身份理论的深入分析也进一步表明,身份认同对跑者建构与跑步项目的心理或情感联系具有重要的影响。

  • 5.3 实践启示

  • 本研究成果对马拉松赛事组织者具有如下两点实践启示。首先,赛事组织者应牢固树立为跑者服务的理念。在赛事组织过程中,高度重视服务细节,精准划分参赛人群,并努力满足处于不同心理联系阶段的跑者的参赛需求,让跑者获得美好的参赛体验。其次,赛事组织者应充分重视并发挥重要他人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研究发现,重要他人在跑者身份建构的意识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对赛事的介绍、宣传和评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跑者的选择。从这个角度看,重要他人扮演着跑者群体中 “意见领袖”的角色,是沟通跑者和赛事组织者的重要桥梁和纽带。赛事组织者应主动关注这些重要他人,通过他们来扩大赛事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 5.4 研究局限与展望

  • 本研究基于15个跑者个案开发的跑者身份建构过程模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跑者从意识到忠诚的心理转变过程,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但跑者在每个阶段以及阶段之间身份演化的内在动力仍值得更深入的探讨。此外,该模型对球类等集体运动项目的忠诚参与者是否同样适用,也有待深入研究。

  • 参考文献

    • [1] 新华社.中国马拉松2019年取得这些成绩:规模赛事1828场![EB/OL].(2020-05-21)[2023-12-10].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73056138 39491364&wfr=spider&for=pc.

    • [2] 李旭,吉戎昊.“办人民群众满意的赛事”:2020年中国马拉松及相关运动管理政策解读[EB/OL].(2020-08-29)[2023-12-10].http://sports.people.com.cn/n1/2020/0829/c401891-31841552.html.

    • [3] 王健.跑步健身中的身体管理与理性化:一项基于马拉松跑者的质性考察[J].体育科学,2019,39(12):34.

    • [4] 菲斯克.解读大众文化[M].杨全强,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 [5] 王舜.时尚消费与具身化体验:户外极限跑者的身份建构研究[J].体育与科学,2021,42(6):96.

    • [6] 张静.身份认同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 [7] 沙莲香.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 [8] STETS J E,BURKE P J.Identity theory and social identity theory[J].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2000,63(3):224.

    • [9] ASHFORTH B E,MAEL F.Social identity theory and the organizat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9,14(1):20.

    • [10] STRYKER S,SERPE R T.Identity salience and psychological centrality:equivalent,overlapping,or complementary concepts?[J].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1994,57(1):16.

    • [11] BURKE P J.Identity change[J].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2006,69(1):81.

    • [12] FUNK D C,JAMES J.The psychological continuum model: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an individual’s psychological connection to sport[J].Sport Management Review,2001,4(2):119.

    • [13] FUNK D C,JAMES J D.Consumer loyalty:the meaning of attachme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 team allegiance[J].Journal of Sport Management,2006,20(2):189.

    • [14] 马培艳,张瑞林,车雯,等.滑雪消费者对滑雪运动的品牌个性感知与消费忠诚度的相关性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9,31(2):127.

    • [15] GRATTON C,JONE I.Research methods for sport studies[M].London:Routledge,2019.

    • [16] DENZIN N K.Interpretive biography[M].Newbury Park,CA:Sage,1989.

    • [17] GROOT M,ROBINSON T.Sport fan attachment and the psychological continuum model:a case study of an Australian football league fan[J].Leisure/Loisir,2008,32(1):117.

    • [18] 悦跑圈.悦跑圈2021年度中国跑步运动白皮书[EB/OL].(2022-01-11)[2023-12-10].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1644514690181644&wf r=spider&for=pc.

    • [19] GLASER B G,STRAUSS A L.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strategie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M].New Brunswick:Aldine Transaction,1967.

    • [20] LOCKE K.Grounded theory in management research[M].London:Sage Publications,2001.

    • [21] 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

    • [22] 刘世闵,李志伟.质化研究必备工具:Nvivo10之图解与应用[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17.

    • [23] 麦克杜格尔.天生就会跑[M].严冬冬,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2.

    • [24] 吴红.成就动机概念内涵:从心理动力观向认知观的嬗变[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2,24(4):46.

    • [25] 柯林斯.互动仪式链[M].林聚任,王鹏,宋丽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 [26] 霍兴彦,郇昌店,郝海亭.我国业余马拉松跑者社会互动质性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8,30(4):323.

    • [27] 杨帆,陈向明.“去情境化”与“再情境化”:教师理解变革性实践的话语表征机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3,11(2):132.

    • [28] 杨剑,杨树红.大学生马拉松跑过程中情绪体验的现象学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7,43(6):14.

    • [29] 伯格.人格心理学[M].7版.陈会昌,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 [30] 章海荣,方起东.休闲学概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 [31] 叶浩生.“具身”涵义的理论辨析[J].心理学报,2014(7):1032.

    • [32] 熊欢,何柳.女大学生户外徒步运动体验的口述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7,38(4):63.

    • [33] TAJFEL H,TURNER J.An integrative theory of intergroup conflict[M]//HOGG M A,ABRAMS D.Intergroup relations:Essential readings.New York:Psychology Press,2001:94-109.

    • [34] 村上春树.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M].2版.施小炜,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0.

    • [35] 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赵旭东,方文,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

    • [36] WANN D L,BRANSCOMBE N R.Die-hard and fair-weather fans:effects of identification on BIRGing and CORFing tendencies[J].Journal of Sport and Social Issues,1990,14(2):103.

    • [37] 希恩.跑步圣经:我跑故我在[M].于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

    • [38] 奚菁,罗洁婷,张珊珊,等.家族企业子女接班人身份构建研究[J].管理学报,2017,14(1):8.

  • 参考文献

    • [1] 新华社.中国马拉松2019年取得这些成绩:规模赛事1828场![EB/OL].(2020-05-21)[2023-12-10].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73056138 39491364&wfr=spider&for=pc.

    • [2] 李旭,吉戎昊.“办人民群众满意的赛事”:2020年中国马拉松及相关运动管理政策解读[EB/OL].(2020-08-29)[2023-12-10].http://sports.people.com.cn/n1/2020/0829/c401891-31841552.html.

    • [3] 王健.跑步健身中的身体管理与理性化:一项基于马拉松跑者的质性考察[J].体育科学,2019,39(12):34.

    • [4] 菲斯克.解读大众文化[M].杨全强,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 [5] 王舜.时尚消费与具身化体验:户外极限跑者的身份建构研究[J].体育与科学,2021,42(6):96.

    • [6] 张静.身份认同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 [7] 沙莲香.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 [8] STETS J E,BURKE P J.Identity theory and social identity theory[J].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2000,63(3):224.

    • [9] ASHFORTH B E,MAEL F.Social identity theory and the organizat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9,14(1):20.

    • [10] STRYKER S,SERPE R T.Identity salience and psychological centrality:equivalent,overlapping,or complementary concepts?[J].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1994,57(1):16.

    • [11] BURKE P J.Identity change[J].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2006,69(1):81.

    • [12] FUNK D C,JAMES J.The psychological continuum model: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an individual’s psychological connection to sport[J].Sport Management Review,2001,4(2):119.

    • [13] FUNK D C,JAMES J D.Consumer loyalty:the meaning of attachme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 team allegiance[J].Journal of Sport Management,2006,20(2):189.

    • [14] 马培艳,张瑞林,车雯,等.滑雪消费者对滑雪运动的品牌个性感知与消费忠诚度的相关性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9,31(2):127.

    • [15] GRATTON C,JONE I.Research methods for sport studies[M].London:Routledge,2019.

    • [16] DENZIN N K.Interpretive biography[M].Newbury Park,CA:Sage,1989.

    • [17] GROOT M,ROBINSON T.Sport fan attachment and the psychological continuum model:a case study of an Australian football league fan[J].Leisure/Loisir,2008,32(1):117.

    • [18] 悦跑圈.悦跑圈2021年度中国跑步运动白皮书[EB/OL].(2022-01-11)[2023-12-10].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1644514690181644&wf r=spider&for=pc.

    • [19] GLASER B G,STRAUSS A L.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strategie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M].New Brunswick:Aldine Transaction,1967.

    • [20] LOCKE K.Grounded theory in management research[M].London:Sage Publications,2001.

    • [21] 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

    • [22] 刘世闵,李志伟.质化研究必备工具:Nvivo10之图解与应用[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17.

    • [23] 麦克杜格尔.天生就会跑[M].严冬冬,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2.

    • [24] 吴红.成就动机概念内涵:从心理动力观向认知观的嬗变[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2,24(4):46.

    • [25] 柯林斯.互动仪式链[M].林聚任,王鹏,宋丽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 [26] 霍兴彦,郇昌店,郝海亭.我国业余马拉松跑者社会互动质性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8,30(4):323.

    • [27] 杨帆,陈向明.“去情境化”与“再情境化”:教师理解变革性实践的话语表征机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3,11(2):132.

    • [28] 杨剑,杨树红.大学生马拉松跑过程中情绪体验的现象学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7,43(6):14.

    • [29] 伯格.人格心理学[M].7版.陈会昌,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 [30] 章海荣,方起东.休闲学概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 [31] 叶浩生.“具身”涵义的理论辨析[J].心理学报,2014(7):1032.

    • [32] 熊欢,何柳.女大学生户外徒步运动体验的口述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7,38(4):63.

    • [33] TAJFEL H,TURNER J.An integrative theory of intergroup conflict[M]//HOGG M A,ABRAMS D.Intergroup relations:Essential readings.New York:Psychology Press,2001:94-109.

    • [34] 村上春树.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M].2版.施小炜,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0.

    • [35] 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赵旭东,方文,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

    • [36] WANN D L,BRANSCOMBE N R.Die-hard and fair-weather fans:effects of identification on BIRGing and CORFing tendencies[J].Journal of Sport and Social Issues,1990,14(2):103.

    • [37] 希恩.跑步圣经:我跑故我在[M].于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

    • [38] 奚菁,罗洁婷,张珊珊,等.家族企业子女接班人身份构建研究[J].管理学报,2017,14(1):8.

  • 用微信扫一扫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