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

分享给微信好友或者朋友圈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
作者简介:

李子腾(1998—),男,天津人,实习研究员,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产业。

通讯作者:

郑芳(1972—),女,江西上饶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体育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596(2024)02-0039-10

参考文献 1
殷子骏,刘东升,史曙生.运动项目产业创新发展的理论意涵、动力机制与推进策略[J].体育学研究,2023,37(2):96.
参考文献 2
陈陆隆.我国足球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与突破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8(1):39.
参考文献 3
胡佳澍,黄海燕.运动项目产业发展潜力的特征、来源及显化动力[J].体育学刊,2021,28(6):59.
参考文献 4
李荣日,刘宁宁.我国足球产业生态链研究:理论模型与通路创新[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0,43(11):42.
参考文献 5
谭斌,于巍巍.从体育产业价值链分析足球协会改制对足球产业发展的影响[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7,37(2):24.
参考文献 6
张磊,戴东升,钱俊伟,等.足球产业与校园足球协同发展的路径思考[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8,32(5):15.
参考文献 7
布特,刘雪薇.欧洲足球五大联赛市场治理的经验及对中超联赛的启示[J].体育学研究,2020,34(6):36.
参考文献 8
浦义俊,辜德宏,吴贻刚.日本足球转型发展的历史脉络、动力机制及其战略价值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0,39(2):82.
参考文献 9
杨铄,郑芳,丛湖平.欧洲国家职业足球产业政策研究:以英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为例[J].体育科学,2014,34(5):75.
参考文献 10
王海燕.深刻认识和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J].云岭先锋,2021(9):42.
参考文献 11
任保平.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政治经济学理论逻辑及其现实性[J].人文杂志,2018(2):26.
参考文献 12
任保平,文丰安.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判断标准、决定因素与实现途径[J].改革,2018(4):5.
参考文献 13
黄海燕,康露.新时代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施路径[J].体育科学,2022,42(1):15.
参考文献 14
陈德旭.新时代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内涵、困境及策略[J].体育文化导刊,2022(9):67.
参考文献 15
刘阳,冯阔,俞峰.新发展格局下中国产业链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国际贸易,2022(9):20.
参考文献 16
李子彪,王思惟,高光琪.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冰雪体育产业链的整合模式及对策[J].当代经济管理,2022,44(12):63.
参考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2022年全国体育场地统计调查数据[EB/OL].(2023-03-23)[2023-12-23].https://www.sport.gov.cn/n315/n329/c25365348/content.html.
参考文献 18
李元浩.校园足球亟待补齐短板[N].工人日报,2022-05-11(8).
参考文献 19
华雨晨,沈智钦.西湖区学校场地向社会开放共享又共治[N].体坛报,2018-07-30(A2).
参考文献 20
张少杰,杨献南,赵传涛.广义梯度理论视阈下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协调发展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22,36(5):14.
参考文献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十三五”时期全国社会足球场地数量增长4倍[EB/OL].(2021-04-19)[2023-11-17].https://www.sport.gov.cn/n315/n20067006/c21001867/content.html.
参考文献 22
舒健,李春君,肖和伟.深圳市社会足球场地建设、开放及运营调查研究[J].体育科技,2023,44(1):70.
参考文献 23
房卿阳.我国专业足球场发展历程探究[J].建筑与文化,2023(3):218.
参考文献 24
陈元欣.亚洲杯易地后我国专业足球场如何避免成为“白象”[J].体育科研,2022,43(5):7.
参考文献 25
周盛.大型体育场馆可持续运营策略思考:以上海虹口足球场为例[J].上海房地,2020(6):35.
参考文献 26
钟承苹.基于钻石理论的广西北海足球冬训基地产业发展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21.
参考文献 27
王辉.体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为经济发展增添动能[N].中国体育报,2023-08-11(1).
参考文献 28
孙毅.泸西县“中国高原足球城”建设的SWOT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9.
参考文献 29
马俊威,钱辰丽,吴晓.“全民健身”视野下的足球场地设施规划与建设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20(11):61.
参考文献 30
李卫东,张碧昊,胡洋.近10年我国校园足球政策:回顾、审思与建议[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2,56(7):84.
参考文献 31
日本文部科学省体育厅.令和3年度体育·スポーツ施設現況調査確報値の概要ほか[EB/OL].(2023-04-28)[2024-02-17].https://www.mext.go.jp/sports/b_menu/toukei/chousa04/shisetsu/kekka/1368165.htm.
参考文献 32
李艳丽.中国体育场馆发展报告(2021~202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
参考文献 33
郑家鲲.“十四五”时期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机遇、挑战、任务与对策[J].体育科学,2021,41(7):3.
参考文献 3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体育总局.2021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与增加值数据公告[EB/OL].(2022-12-30)[2023-12-29].https://www.gov.cn/xinwen/2022-12/30/content_5734284.htm.
参考文献 35
李国兵,周道平.中国体育服务业与经济增长动态关系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22,38(3):70.
参考文献 36
张蒙,吴际.我国体育消费升级的现实基础、困境与路径[J].体育文化导刊,2022(12):79.
参考文献 37
习近平.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22-10-25)[2023-11-16].http://www.gov.cn/x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
参考文献 3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EB/OL].(2014-10-20)[2023-11-20].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10/20/content_9152.htm.
参考文献 39
河北省体育局.国足晋级带热相关产业发展[EB/OL].(2016-04-06)[2023-11-10].https://sport.hebei.gov.cn/m/view.php?aid=5086&WebShie ldDRSessionVerify=PSuTkwCU6cPDJC65QUCe.
参考文献 40
柴王军,李杨帆,李国,等.数字技术赋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逻辑、困境及纾解路径[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22,39(3):292.
参考文献 41
任波,戴俊.迈向2035年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愿景、差距与策略:基于与文化、旅游产业的比较[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23,37(4):8.
参考文献 42
刘建武,钟丽萍,范成文.论数字时代我国体育新消费[J].体育文化导刊,2023(8):66.
参考文献 43
孙侃然,康露.人口转型视域下中国体育产业发展应对策略[J].体育与科学,2023,44(1):97.
参考文献 44
黄海燕.新阶段、新形势: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战略前瞻[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2,46(1):20.
参考文献 45
李帅帅,杨尚剑,董芹芹,等.新发展阶段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逻辑遵循与深化路径[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22,38(6):31.
参考文献 46
戴红磊.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挑战、原则遵循与实现路径[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23,38(4):399.
参考文献 47
陈元欣,何开放,杨金娥,等.我国利用非体育用地建设体育场地设施研究[J].体育学研究,2020,34(5):41.
参考文献 48
黄璐.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新征程我国足球事业全面发展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23,37(3):8.
参考文献 49
杨旭,张崇龙,尹一全,等.后冬奥时期冬奥场馆赛后可持续利用的困境与进路[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3,42(2):79.
参考文献 50
韩宏宇,郑家鲲.“十四五”时期“健身去哪儿”问题的困境破解与应对策略[J].体育科学,2022,42(10):12.
参考文献 51
李征.我省首个社会足球场地运营标准6月1日实施[N].江西日报,2022-04-19(11).
参考文献 52
袁夕坤,战炤磊.推动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J].经济与管理评论,2023,39(1):150.
参考文献 53
鲍明晓.新发展格局下体育发展的新理念、新动能、新模式、新机制研究[J].体育科学,2022,42(1):3.
目录contents

    摘要

    推动足球场地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壮大足球产业、助力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支柱产业的内在要求。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产业链视角对新发展阶段我国足球场地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系统研究。当前,足球场地的建设数量与面积持续增加、管理与运营水平不断提升、消费业态日益丰富和创新,但足球场地的产业政策执行尚需加强、供需矛盾仍旧突出、消费潜力尚未充分释放。足球场地产业高质量发展既有国家战略驱动、利好政策释放、数字技术赋能和跨域融合发展的现实机遇,也面临土地资源稀缺、体制机制障碍、产品服务迭代和人口结构变动的风险挑战。为此,应做好顶层设计,健全足球场地产业高质量政策体系;合理配置资源,深化足球场地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盘活存量,创新足球场地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持续激发活力,培育足球场地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旨在推动我国足球场地产业高质量发展。

    Abstract

    Promoting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football field industry is an inherent requirement for strengthening the football industry and helping the sports industry become a new pillar industry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d logical analysis,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studies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China’s football field industry in the new development st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ial chain. At present, the number and area of football fields continue to increase, the level of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continues to improve, and the consumption format is increasingly rich and innovative. Howev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dustrial policies for football fields needs to be strengthened,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is still prominent, and the consumption potential has not been fully released.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football field industry not only has the realistic opportunities of national strategy drive, favorable policy release, digital technology empowerment and cross-domain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but also faces the risk challenges of land resource scarcity, institutional mechanism obstacles, product service iteration and population structure change. Therefore, we should do a good job in top-level design and improve the high-quality policy system of football field industry; rationally allocate resources and deepen the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of football venues; fully revitalize the stock, innovative football field management system and operation mechanism; continue to stimulate vitality, cultivate new formats and new models of football field consumption. It aims to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China’s football field industry.

  • 0 引言

  • 我国运动项目产业正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和黄金时期,在众多项目中,足球产业因其商业化与职业化历史悠久、影响力广泛,已实现产业创新的高级形态,并不断向更高级形态发展演化[1]。足球场地是发展足球运动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推动其产业化发展将有助于足球产业链的良性发展。我国足球核心产业中,足球彩票及足球用品收入比重合计约占70%,而足球场地仅为6.12%[2],足球产业结构不均衡问题较为明显。如何优化产业结构、健全产业链、推动足球产业高质量发展,成为学者们的热议话题。

  • 当前国内围绕足球产业的研究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从宏观层面研究当前我国运动项目产业发展的内涵、外延和特征等学理性问题,这类研究通常以足球产业为例[13];二是基于产业链视角和现状分析探究我国足球产业的发展机制、现实问题并提出对策等[4-6];三是探讨国外足球产业的发展模式和先进经验,比较中外差异等[7-9]。通过回顾文献可以发现,现有研究为推动足球产业发展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学理依据与现实素材,但针对足球场地产业的专门性研究并不多见,且现有研究仅是较为宏观地提及足球场地的作用及其产业化现状等。如何高效开发利用各级各类足球场地资源,完善足球场地产业链,推动足球场地产业高质量发展仍有待进一步探究。

  • 自《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国办发〔2015〕11号)(以下简称《总体方案》)、《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50年)》(发改社会〔2016〕780号)(以下简称《发展规划》)颁布以来,我国足球事业取得了一定成绩,逐渐形成足球事业与产业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随着《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9〕43号)、《关于加强社会足球场地对外开放和运营管理的指导意见》(体经字〔2021〕24号)、《“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体发〔2021〕2号)等政策的相继出台,具有我国特色的足球改革与产业化发展迈入了新发展阶段、迎来了新发展机遇,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将大大激发足球场地产业发展活力。为此,本研究立足于新发展阶段的时代背景,从产业链视角探究足球场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分析其现状与面临形势,并提出建设性路径,以期为健全我国足球场地产业链,促进足球场地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体育产业提质增效提供借鉴参考。

  • 1 我国足球场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 足球场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需明确以下概念。新发展阶段,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阶段[10]。高质量发展,从根本上来说,是从解决社会各方面产品和服务供给“有没有”“大不大”“足不足”转向解决“好不好”“优不优”“美不美”的问题[11];从宏观层面理解,是指经济增长稳定,区域城乡发展均衡,以创新为动力,实现绿色发展,让经济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12];从产业层面理解,是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的更高程度满足社会需求的发展[13],强调产业布局优化、结构转型升级,以达量与质的全面提升[14],是发展更加持续、自主创新能力更强、附加值更高、数字化转型更顺畅的样态[15]。无论从何种视角理解,高质量发展最终指向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足球场地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以此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足球场地产业作为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外部有机联系、涉及多个层面的复杂系统,是围绕足球场地开展的一系列具有关联性的经济活动的总称[16]

  • 图1 足球场地产业链结构

  • 根据《中国足球场地发展报告(2021~2022年)》和相关文献可知,我国足球场地产业以场地建设为核心,通过场地的管理和运营,带动足球竞赛表演业、健身休闲业、教育与培训业发展,并同时催生诸多衍生产业,逐渐形成了“足球场地建设(上游)→足球场地管理与运营(中游)→足球场地消费业态(下游)”的产业链结构(图1)。因此,从产业链角度理解,足球场地产业高质量发展是经济提质增效过程中“足球场地产业链”日益创新,不断促进足球场地产品和服务的量与质全面提升的动态过程。主要表现为:产业内,足球场地建设、管理和运营,足球竞赛表演、健身休闲、教育与培训等领域的分工不断细化;产业外,足球场地产业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的融合发展、互动增值[1]

  • 2 我国足球场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状

  •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足球场地产业也开启了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产业链进一步健全,场地建设数量与面积持续增加、场地管理与运营水平不断提升、场地消费业态日益丰富和创新,但场地产业政策执行尚需强化、场地设施供需矛盾仍旧突出、场地消费潜力尚未充分释放等问题仍需重视。

  • 2.1 主要成就

  • 2.1.1 足球场地建设数量与面积持续增长

  • 近年来,受政策推动我国体育场地数量和面积逐年增长,足球场地也保持高速增长态势。足球场地数量从2018年的8.76万个增加到2022年的13.59万个,增幅高达55.14%,截至2021年,足球场地面积累计增加0.97亿平方米,增幅高达39.11%(表1),显示出社会经济发展与体育强国建设对足球场地的强烈需求。其间尽管受疫情影响,但足球场地建设仍顺利完成《全国足球场地设施建设规划(2016—2020年)》的建设目标,场地类型也日益多元化。截至2022年底,十一人制足球场地3.12万个(22.96%),七人制足球场地4.32万个(31.79%),五人制足球场地6.14万个(45.18%),沙滩足球场地140个(0.07%)[17]。以上数据表明,我国足球场地建设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表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和巨大的市场空间。

  • 表1 2018—2022年我国足球场地数量和面积统计数据

  • 2.1.2 足球场地管理与运营水平不断提升

  • 在国家推进体育场馆“双改”工程背景下,各地积极探索足球场地运营改革的新路径与新模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各级各类足球场地的管理和运营水平日益提升。按照适用对象,我国足球场地可分为学校足球场地、社会足球场地和专业足球场地,三类足球场地的管理和运营情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 (1)学校足球场地。目前,学校足球场地约占全国足球场地总量的80%[18],但对外开放率普遍较低。为此,各地区积极探索校园足球场地对外开放的对策与办法。以杭州市为例,杭州市西湖区自2012年开始推动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逐渐形成了“政府牵头、体育局和教育局协同”的共治共享模式,具体做法为:西湖区街道为学校配备公益性管理人员,区教育局增配保安,区体育局配备社会体育指导员,并明确了三方的岗位职责,有力保障了老百姓的健身需求。目前,西湖区符合条件的62所中小学校的体育场地均已对外开放[19]。此外,浙江财经大学哇咔足球中心由学校与社会资本共同投资建设,哇咔足球俱乐部负责场地运营管理,在校园内形成了消费链,为学生、市民提供一站式足球服务[20]。该校将场地委托给第三方运营管理,有效盘活了学校足球场地资源。

  • (2)社会足球场地。随着社会足球场地建设的扶持政策逐步完善,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开始进入社会足球场地的建设中,为我国足球场地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十三五”时期,我国共新建社会足球场地26 957块,其中新增民建民营球场5 202块、公建民营球场2 425块,二者占新建球场总数的28%,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和运营的社会足球场地较“十二五”时期增加了近3倍[21]。以深圳市为例,在投资运营方式上,其社会足球场地以民建民营为主,约占51%,公建公营和公建民营分别占30%和19%。在具体运作方面,超过一半的足球场地拥有专业的运营团队,其中,公建民营的足球场地占到七成。在对外开放方面,深圳市各区、各类型、不同运营方式的社会足球场地都积极向社会开放,超七成的足球场地与学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合作,且各球场运营持续时长较为均衡[22]。通过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深圳市社会足球场地的利用率得到显著提升。

  • (3)专业足球场地。专业足球场地具有投资大、市场化程度较为成熟的特点,是职业足球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全国足球重点发展城市建设工作的推进,全国已有16座足球重点发展城市,拥有超过30家职业足球俱乐部,17座建成和在建的专业球场分布其中[23]。如何避免成为“白象”,一直是大型专业足球场地建成后所面临的难题[24]。为此,各地积极探索专业足球场可持续运营的方法,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以上海市虹口足球场为例,该足球场作为我国第一座专业足球场,采用较为先进的国有企业(上海长远文化集团)管理运营模式。经过20多年的实践,虹口足球场已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运营管理体制,运营内容呈现多元化趋势,除作为上海绿地申花足球俱乐部主场提供中超足球赛事专业服务之外,还承接大型演艺活动,并开展大众休闲娱乐项目体验及培训,积极引入多元化体育产业企业,丰富了足球场范围内的运动项目,形成了体育产业生态圈[25]

  • 此外,足球训练基地作为足球产业高水平发展的重要保障性场馆设施,能高效整合各地乃至国内外足球资源,为专业人才培养、足球竞技水平提升、职业足球发展提供支撑。以广西北海足球冬训基地为例,该基地产业发展历经23年,形成了具有北海特色的产业发展优势:一是依托特色资源,发展足球冬训基地产业;二是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三是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四是抓住市场机遇,促进业态融合发展[26]。随着该基地产业的发展规模日趋扩大,北海成为中国足球协会青少年训练基地,这极大丰富了基地产业发展的内涵和格局。

  • 2.1.3 足球场地消费业态日益丰富和创新

  • 近年来,我国居民体育消费快速增长,2020年全国居民体育消费总规模达到1.8万亿元,比2015年增长80%[27]。国家大力提升体育场地设施数量和质量,在解决群众“健身去哪儿”问题的同时,也为扩大体育消费奠定了基础。就足球场地而言,其消费业态日益丰富和创新,大大推动了足球消费规模的增加。以云南省泸西县为例,泸西县聚焦集足球教学、体能训练、康复疗养和休闲度假主要功能为一体的中国泸西“高原足球城”建设,以“足球经济”为引擎,依托高原足球训练基地,大力发展职业足球训练产业。据统计,自2013年以来,已有31个省区市足球代表队到泸西训练比赛,并吸引了中国女子足球U16、U18冬训及14支中超俱乐部梯队前来比赛,累计接待球员5万余人,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约6 690万元,带动旅游、住宿、交通运输、餐饮服务等第三产业效益约3.2亿元[28]。基地多次被中国足协评为全国优秀赛区,于2019年入选为云南省体育旅游精品目的地,于2021年被云南省体育局命名为“泸西云南省体育产业示范基地”。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加之体育场馆属性的不断延展,足球场地正在与餐饮、娱乐、文化和旅游等业态结合在一起,形成足球消费综合体,以引领足球消费新业态,这也是未来足球场地产业高质量的必然趋势。

  • 2.2 存在问题

  • 2.2.1 足球场地产业政策执行尚需强化

  • 政府高度重视足球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工作,研究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为推进足球场地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然而从近几年政策执行的实际效果来看,部分政策的执行力逐渐衰弱。国家层面政策提出要对新建社会足球场地进行资金补助,但诸多场地运营者并未真正享受到这一政策红利[29]。并且,基层政府部门普遍存在有财政补助的足球场地项目就积极争取,需要自筹资金的足球场地项目就很难推进的情况,阻碍了社会力量参与足球场地建设。此外,近十年来,不同层级、类型的校园足球政策密集出台,但存在政策执行敷衍或选择性执行、政策执行效果出现较大偏差,政策评估机制不够完善、评估实效性不强,政策调整内生动力不足等现实问题[30],阻碍了校园足球发展,影响了足球人口扩大,校园足球场地及其产业化发展也因此不平衡不充分。对标《总体方案》和《发展规划》等政策规划的目标要求,足球场地产业政策执行仍须进一步强化。

  • 2.2.2 足球场地设施供需矛盾仍旧突出

  • 目前,我国足球场地设施发展仍有明显短板,群众“一场难求”“望球兴叹”问题尚未得到解决,足球场地供需矛盾仍旧突出:①供给总量不足。虽然我国足球场地总量有了较大幅度提升,但人均指标远远落后于足球发达国家。 2023年日本《体育和运动设施现状调查报告》显示,日本每万人拥有足球场2.3块[31]。而截至2020年底,我国平均每万人拥有足球场地为0.83块,还远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场地需求。②分布不均衡。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东部、西部、中部和东北部地区的足球场地数量分别占全国足球场地总量的44%、26.5%、21%和8.5%[32],足球场地区域性发展呈现出非均衡态势。③可持续运营能力不强。诸多足球场地设施缺乏管理、运营人才及物质、资金保障,难以持续发挥应有的运营与服务效益[33]。部分老旧城区的足球场地老化、破损,维护不够及时和有效,缺乏必要的安全措施,无法提供良好的运动环境和观赛体验,其利用率大大降低。

  • 2.2.3 足球场地消费潜力尚未充分释放

  • 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国足球场地消费的巨大潜力尚未充分释放。①产业结构相对失衡。从2021年全国体育服务业增加值的内部构成来看,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销售、出租与贸易代理,体育教育培训业的增加值分别占比24.1%和14.7%,而作为满足人民高品质消费需求的体育竞赛表演业和健身休闲业的增加值之和仅为8.4%[34],处于较低水平。足球场地产业亦面临着产业内部结构不均衡问题,消费主要集中于场地出租和足球培训,足球竞赛表演和足球休闲消费不足,不利于足球场地消费升级。②消费环境营造不足。《2022年中国足球球迷营销价值报告》显示,我国拥有广义球迷2.89亿人,但是能够在足球爱好中投入资金、时间和情感支持的“狂热球迷”仅有870万人[35]。足球参与人口不足直接延缓足球场地消费市场的发展。同时,受传统消费意识影响,我国居民主动参与足球场地消费的意识还有待提高,足球场地消费数字化行为还不足。③市场监管滞后。由于市场未及时更新或制定针对足球场地产品、服务的相关规范标准,造成部分产品质量、服务品质参差不齐[36],严重打击了足球场地消费市场主体的热情。

  • 3 我国足球场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形势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37]。在体育强国建设进程中,足球场地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形势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既有战略驱动、政策释放、技术赋能和融合发展的现实机遇,也有土地资源稀缺、体制机制障碍、产品服务迭代和人口结构变动的风险挑战。

  • 3.1 现实机遇

  • 3.1.1 国家战略驱动为足球场地产业发展开启新局面

  • 当前,在我国全面启动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背景下,体育产业迎来了新机遇新使命。借助体育产业发展的强劲东风,足球场地产业发展也将整体驶入快车道。2021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总产出)为31 175亿元,增加值为12 245亿元,从增长速度看,随着全民健身和体育竞赛活动的有序恢复,体育场地和设施管理增加值增长27.7%[34],为足球场地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以下简称“国发46号文”)指出,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38]。有机构预测,按照国际体育产业中足球40%的占比,预计2025年中国足球产业规模将超过2万亿元[39]。可见,作为“世界第17大经济体”的足球运动,其场地产业发展将开启新局面。

  • 3.1.2 利好政策释放为足球场地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 “十三五”时期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利好体育产业发展和足球产业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展规划》的发布,极大促进了社会资本对足球产业的深度挖掘和投入。进入新发展阶段,《关于加强社会足球场地对外开放和运营管理的指导意见》(体经字〔2021〕24号)、《关于开展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体青字〔2021〕30号)、《中国女子足球改革发展方案(2022—2035年)》(体竞字〔2022〕143号)等政策文件相继颁布,政策体系日益健全,为足球场地产业发展不断夯实基础、注入新动力。除国家层面外,北京、上海、广东、河北、河南、新疆等省份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支持足球场地建设。伴随着国内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足球硬件配套设施的日益完善,足球场地产业有望迎来快速发展。

  • 3.1.3 数字技术赋能为足球场地产业发展提供新支撑

  • 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等数字技术对数字经济的创新引领,体育产业已迈入数字化转型阶段,足球场地产业发展也被赋予了更多的可能。具体来讲,数字技术赋能足球场地产业高质量发展,主要表现在交互技术、区块链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云计算技术等在足球领域中的应用[40]。虚拟现实(VR)技术应用在足球赛事转播中,使球迷身临其境,能够提供更沉浸式的观赛体验。区块链技术应用于足球健身休闲场景中,使家庭能够“随时随地”体验足球场景服务。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足球教育与培训中,能够实现培训内容定制、专业数据提供等,最大化满足大众个性化、多元化的足球教育与培训需求。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则可以高效统计和分析运动员训练和比赛数据,依据数据对足球场地、器材和用品进行优化,有助于实现对足球场地的智能化改造。

  • 3.1.4 跨域融合发展为足球场地产业发展创造新契机

  • 产业融合是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进入新发展阶段,足球场地产业与旅游、文化、康养、信息等相关领域的融合发展正在进一步强化。各级政府在统筹推进足球场地产业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各领域、各行业、各部门的协作,充分发挥各地独特的资源优势和足球文化底蕴。一方面,通过足球场地设施建设,促进足球场地材料、用品及附属产品的创新,带动足球制造业、培训业的联动发展。另一方面,通过足球场地的管理与运营,催生赛事策划、体育传媒等产业,促进“足球+文化”“足球+旅游”等多元融合发展,释放足球场地服务市场、服务人民的潜力。未来,足球业态将不断丰富,“足球场地+”的产业链将不断延伸,将形成多种经济主体共同发展足球场地产业的新模式、新理念、新格局。

  • 3.2 风险挑战

  • 3.2.1 土地资源稀缺导致足球场地建设的环境更加严峻

  • 近年来,高强度的社会经济活动加剧了土地资源紧张问题,城市建设用地与足球用地的矛盾愈发凸显,主要表现在:①场地建设成本增加。面对土地资源稀缺,建设主体需要支付更高的土地购置费用,或者进行土地转化和改造等工作,从而增加了足球场地项目资金压力。此外,也可能使得足球场地在土地规划和设计上面临更多限制,增加了建设难度和费用。②场地发展空间受限。城市中心区域的土地供应有限,难以满足大型足球场地的建设需求,建设主体往往选择远离城市中心、土地资源相对充裕的地区来建设足球场地,这就可能会带来交通不便、用户流量受限等问题,进而影响足球场地的利用率和商业运营。此外,土地稀缺还可能导致足球场地的规模较小、类型单一,难以满足大型赛事、文艺演出等活动的需求,同样影响了其商业价值。

  • 3.2.2 体制机制障碍制约足球场地管理和运营创新发展

  • 国发46号文提出,要积极推进场馆管理体制改革和运营机制创新[38],但在建立市场经济秩序的过程中,政府通过顶层设计起到的作用有限[41],足球场地“两权”分离改革仍较为困难,场地资源的社会化运作受阻,一些新老问题仍难以解决,主要包括:①场地利用率、开放率低。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大型足球场由政府及事业单位投资建设,社会资本参与程度较低,场地利用效率不高。尽管社会足球场地数量稳步增加,但多数位于学校、企事业单位,囿于安全管理,场地开放程度不高,造成资源闲置与浪费。②场地运营模式单一、不灵活。据统计,我国足球场地主要采用自主运营模式,委托运营和合作运营的场地不足3%[32]。尤其是社会力量兴建的足球场经营范围较狭窄,部分场地为控制建设成本而选择高架桥下、住宅屋顶等城市“金角银边”地区,虽有利于解决群众“健身去哪儿”的问题,但难以形成集聚式发展和多元业态融合发展态势。如何推进足球场地管理和运营创新,是未来需要进一步破解的难题。

  • 3.2.3 产品服务迭代对足球场地消费业态提出更高要求

  • 当前,体育消费结构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而加速升级,在线健身、云赛事、VR+8K赛事直播等大量体育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快速涌现,成为体育消费市场的新增长点[42]。在这一背景下,足球竞赛表演、健身休闲以及教育培训等传统的足球场地消费业态将产生新变化。例如,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的应用,使得观众可以在家中体验足球赛事,而不必亲临现场。这种技术创新改变了观众的消费行为和观赛方式,对传统的足球场地及其门票销售产生了冲击。此外,随着消费者需求的日益多样化,越来越多的企业根据消费者的兴趣和偏好,打造多功能、智慧化的足球场地空间,提供个性化的足球产品和定制化的足球服务。因此,需要密切关注新旧产品服务的迭代,灵活调整足球场地经营策略,不断打造足球场地消费新业态,以适应市场变化,提供更好的足球消费体验。

  • 3.2.4 人口结构变动进一步加剧足球场地产业供需矛盾

  •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面临着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的结构性危机,这将进一步加剧足球场地产业发展的供需矛盾。具体来讲:①供给层面。老龄化人口增加会提升劳动力资源的稀缺程度,致使劳动力供给减弱、劳动成本上升和人才资源储备不足,这无疑会削弱足球场地的材料、器械和用品的制造能力,且限制足球场地设施的供给速度。②需求层面。健康关口前移背景下,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通常有利于扩大足球消费总量。但当老年人口购买能力不足时,老年人口足球消费量的提升将难以抵消劳动年龄人口足球消费量的减少,从而整体上不利于提高足球市场需求水平[43]。此外,现阶段专门面向老年群体的体育产品和定制服务种类较少、品质不高、保障不足[44]。因此,足球场地可能需要调整经营策略,更加适应老年人的需求,例如提供无障碍安全设施,增加老年人足球培训、娱乐和赛事等活动。

  • 4 我国足球场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 基于足球场地产业高质量发展现状与面临的形势,本研究从政策体系,场地建设、管理与运营,消费业态等方面探讨完善足球场地产业链、推动足球场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 4.1 做好顶层设计,健全足球场地产业高质量政策体系

  • 完备的政策体系是指引足球场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和保障,用来解决“如何做”的问题。政府应打破政绩驱动的任务型政策供给,借助科技与金融等工具支撑,遵循实事求是、问题导向、目标和现状有效对应与可量化等原则[45],不断健全足球场地产业高质量政策体系。①聚焦足球场地全产业链,形成覆盖足球场地建设、管理和运营,足球竞赛表演、健身休闲、教育和培训,“足球场地+相关产业”的多领域、多层次的政策体系,提升产业竞争力。②加强部门协同联动,共同制定一整套涉及组织、财政、税收、金融、土地、人才等多方面的足球场地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及配套措施[46],形成产业政策合力。③强化政策实施与监督,通过评估《发展规划》等现行政策的实施情况及效果,及时调整政策实施进程,革新政策内容,逐渐形成足球场地产业政策“制定—实施—监督—评估—改进”的全流程一体化治理机制[13]。④全面推进足球场地产业标准化建设,健全足球竞赛表演和健身休闲产业标准体系,加快研制足球教育与培训等服务领域标准,形成政策、规则、标准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使足球场地产业发展处处有法可依、事事有章可循。

  • 4.2 合理配置资源,深化足球场地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深化足球场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解决足球场地总量不足、类型单一和布局不均衡等结构性问题,促进足球场地数量和质量提升,进而带动产业发展。①扩大足球场地增量。建立多元主体共建共享、协同参与的足球场地供给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鼓励社会资本、企事业单位和社区等参与足球场地建设,简化行政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在城区、社区和农村的新建、改建中,按照《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用地指标》等相关规定,合理配备足球场地,充分利用楼顶空间、滩涂等闲置地,因地制宜创造足球场地建设空间[47],稳步实现《发展规划》中每万人拥有1块足球场地的中期目标。②优化足球场地类型。构建“专业足球场(塔顶)—校园足球场(塔身)—社会足球场(塔基)”的金字塔足球场地建设体系[48],通过复合用地,将长期闲置的专业足球场地改造为简易实用的非标准足球场,以增加社会足球场的数量。③通过适当的政策倾斜,加强人口密度较大、人均场地数量和面积较小的地区的足球场地建设,促进区域均衡发展[32]。各地要积极将足球场地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此外,不断完善各类足球场地建设标准、规范,推动足球场地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从而提高足球场地质量。

  • 4.3 充分盘活存量,创新足球场地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

  • 创新足球场地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是解决足球场地日常管理不到位、使用率低下、对外开放困难、运营模式滞后等问题的重要手段,有利于盘活足球场地存量资源,激发足球场地产业能力和潜力。①持续推进足球场地“管办分离”,进一步加强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应用BOT(建设—运营—移交)、TOT(转让—运营—移交)、ROT(改建—运营—移交)等多种建设运营模式。②积极引导“编制内”人员转换场地管理思维,大力培养“编制外”的运营管理专业人才,灵活探索自主运营、合作运营、委托运营等多元化模式。③对于专业性较高、运营难度较大的大型足球场地,应适当给予倾斜性政策扶持,建立“一场一策”的赛后利用制度安排[49],鼓励更多市场主体参与投资、运营,促进大型专业足球场向体育综合体转型。④对于学校、社区和企事业单位的足球场地,应减少行政干预,克服单一责任包袱,强化对外开放政策的“刚性兑现”,积极探索“学校+社区”一体化运营、第三方俱乐部运营等方式,加强足球场地资源的共享与融合[50]。⑤加快相关服务类标准的制订,促进足球场地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和运营。例如,江西省出台了《社会足球场地运营管理与服务规范》,为管好、用好足球场地,促进场地有效开放提供了制度保障[51]

  • 4.4 持续激发活力,培育足球场地消费新业态、新模式

  • 培育足球场地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是贯彻国家有关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政策文件精神,激发体育消费活力,助力扩大内需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措施。为此,要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发力。在供给端,①依托足球场地发展足球竞赛表演、健身休闲等各类产品和服务,鼓励和引导各地因地制宜,广泛、安全开展“村超”等大众喜闻乐见、参与门槛低的足球草根赛事;并以赛事为抓手,加快推动足球场地产业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的互动融合发展,构建基于足球场地的一站式消费生态圈。②顺应数字技术应用和产品服务迭代的趋势,积极推动智慧化、数字化足球场地建设与运营,打造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的足球场地消费新场景。③主动对接人口结构的变化趋势,加强针对老龄、少龄人口的足球产品和服务供给,创造足球场地产业发展新动能[52]。在需求端,①以创建足球重点发展城市为抓手,大力发展与商圈建设融合、配套的足球赛事和培训,鼓励推行运动积分、运动银行,采取发放消费券等方式促进足球场地消费,搞活足球夜经济。②引导保险公司开发足球场地责任险、运动人身意外伤害险等保险产业,加强对预付费场地的监管,切实保障广大足球消费者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53]

  • 5 结束语

  • 新发展阶段,我国足球场地产业发展处于结构调整和矛盾凸显的关键期。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从产业链视角审视我国足球场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成就与问题,研判足球场地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探寻发展路径,是完善足球场地产业链、壮大足球产业的关键举措,也为促进体育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支柱产业提供了新的思路。

  • 参考文献

    • [1] 殷子骏,刘东升,史曙生.运动项目产业创新发展的理论意涵、动力机制与推进策略[J].体育学研究,2023,37(2):96.

    • [2] 陈陆隆.我国足球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与突破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8(1):39.

    • [3] 胡佳澍,黄海燕.运动项目产业发展潜力的特征、来源及显化动力[J].体育学刊,2021,28(6):59.

    • [4] 李荣日,刘宁宁.我国足球产业生态链研究:理论模型与通路创新[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0,43(11):42.

    • [5] 谭斌,于巍巍.从体育产业价值链分析足球协会改制对足球产业发展的影响[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7,37(2):24.

    • [6] 张磊,戴东升,钱俊伟,等.足球产业与校园足球协同发展的路径思考[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8,32(5):15.

    • [7] 布特,刘雪薇.欧洲足球五大联赛市场治理的经验及对中超联赛的启示[J].体育学研究,2020,34(6):36.

    • [8] 浦义俊,辜德宏,吴贻刚.日本足球转型发展的历史脉络、动力机制及其战略价值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0,39(2):82.

    • [9] 杨铄,郑芳,丛湖平.欧洲国家职业足球产业政策研究:以英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为例[J].体育科学,2014,34(5):75.

    • [10] 王海燕.深刻认识和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J].云岭先锋,2021(9):42.

    • [11] 任保平.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政治经济学理论逻辑及其现实性[J].人文杂志,2018(2):26.

    • [12] 任保平,文丰安.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判断标准、决定因素与实现途径[J].改革,2018(4):5.

    • [13] 黄海燕,康露.新时代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施路径[J].体育科学,2022,42(1):15.

    • [14] 陈德旭.新时代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内涵、困境及策略[J].体育文化导刊,2022(9):67.

    • [15] 刘阳,冯阔,俞峰.新发展格局下中国产业链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国际贸易,2022(9):20.

    • [16] 李子彪,王思惟,高光琪.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冰雪体育产业链的整合模式及对策[J].当代经济管理,2022,44(12):63.

    •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2022年全国体育场地统计调查数据[EB/OL].(2023-03-23)[2023-12-23].https://www.sport.gov.cn/n315/n329/c25365348/content.html.

    • [18] 李元浩.校园足球亟待补齐短板[N].工人日报,2022-05-11(8).

    • [19] 华雨晨,沈智钦.西湖区学校场地向社会开放共享又共治[N].体坛报,2018-07-30(A2).

    • [20] 张少杰,杨献南,赵传涛.广义梯度理论视阈下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协调发展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22,36(5):14.

    •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十三五”时期全国社会足球场地数量增长4倍[EB/OL].(2021-04-19)[2023-11-17].https://www.sport.gov.cn/n315/n20067006/c21001867/content.html.

    • [22] 舒健,李春君,肖和伟.深圳市社会足球场地建设、开放及运营调查研究[J].体育科技,2023,44(1):70.

    • [23] 房卿阳.我国专业足球场发展历程探究[J].建筑与文化,2023(3):218.

    • [24] 陈元欣.亚洲杯易地后我国专业足球场如何避免成为“白象”[J].体育科研,2022,43(5):7.

    • [25] 周盛.大型体育场馆可持续运营策略思考:以上海虹口足球场为例[J].上海房地,2020(6):35.

    • [26] 钟承苹.基于钻石理论的广西北海足球冬训基地产业发展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21.

    • [27] 王辉.体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为经济发展增添动能[N].中国体育报,2023-08-11(1).

    • [28] 孙毅.泸西县“中国高原足球城”建设的SWOT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9.

    • [29] 马俊威,钱辰丽,吴晓.“全民健身”视野下的足球场地设施规划与建设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20(11):61.

    • [30] 李卫东,张碧昊,胡洋.近10年我国校园足球政策:回顾、审思与建议[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2,56(7):84.

    • [31] 日本文部科学省体育厅.令和3年度体育·スポーツ施設現況調査確報値の概要ほか[EB/OL].(2023-04-28)[2024-02-17].https://www.mext.go.jp/sports/b_menu/toukei/chousa04/shisetsu/kekka/1368165.htm.

    • [32] 李艳丽.中国体育场馆发展报告(2021~202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

    • [33] 郑家鲲.“十四五”时期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机遇、挑战、任务与对策[J].体育科学,2021,41(7):3.

    • [3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体育总局.2021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与增加值数据公告[EB/OL].(2022-12-30)[2023-12-29].https://www.gov.cn/xinwen/2022-12/30/content_5734284.htm.

    • [35] 李国兵,周道平.中国体育服务业与经济增长动态关系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22,38(3):70.

    • [36] 张蒙,吴际.我国体育消费升级的现实基础、困境与路径[J].体育文化导刊,2022(12):79.

    • [37] 习近平.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22-10-25)[2023-11-16].http://www.gov.cn/x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

    • [3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EB/OL].(2014-10-20)[2023-11-20].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10/20/content_9152.htm.

    • [39] 河北省体育局.国足晋级带热相关产业发展[EB/OL].(2016-04-06)[2023-11-10].https://sport.hebei.gov.cn/m/view.php?aid=5086&WebShie ldDRSessionVerify=PSuTkwCU6cPDJC65QUCe.

    • [40] 柴王军,李杨帆,李国,等.数字技术赋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逻辑、困境及纾解路径[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22,39(3):292.

    • [41] 任波,戴俊.迈向2035年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愿景、差距与策略:基于与文化、旅游产业的比较[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23,37(4):8.

    • [42] 刘建武,钟丽萍,范成文.论数字时代我国体育新消费[J].体育文化导刊,2023(8):66.

    • [43] 孙侃然,康露.人口转型视域下中国体育产业发展应对策略[J].体育与科学,2023,44(1):97.

    • [44] 黄海燕.新阶段、新形势: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战略前瞻[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2,46(1):20.

    • [45] 李帅帅,杨尚剑,董芹芹,等.新发展阶段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逻辑遵循与深化路径[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22,38(6):31.

    • [46] 戴红磊.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挑战、原则遵循与实现路径[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23,38(4):399.

    • [47] 陈元欣,何开放,杨金娥,等.我国利用非体育用地建设体育场地设施研究[J].体育学研究,2020,34(5):41.

    • [48] 黄璐.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新征程我国足球事业全面发展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23,37(3):8.

    • [49] 杨旭,张崇龙,尹一全,等.后冬奥时期冬奥场馆赛后可持续利用的困境与进路[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3,42(2):79.

    • [50] 韩宏宇,郑家鲲.“十四五”时期“健身去哪儿”问题的困境破解与应对策略[J].体育科学,2022,42(10):12.

    • [51] 李征.我省首个社会足球场地运营标准6月1日实施[N].江西日报,2022-04-19(11).

    • [52] 袁夕坤,战炤磊.推动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J].经济与管理评论,2023,39(1):150.

    • [53] 鲍明晓.新发展格局下体育发展的新理念、新动能、新模式、新机制研究[J].体育科学,2022,42(1):3.

  • 参考文献

    • [1] 殷子骏,刘东升,史曙生.运动项目产业创新发展的理论意涵、动力机制与推进策略[J].体育学研究,2023,37(2):96.

    • [2] 陈陆隆.我国足球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与突破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8(1):39.

    • [3] 胡佳澍,黄海燕.运动项目产业发展潜力的特征、来源及显化动力[J].体育学刊,2021,28(6):59.

    • [4] 李荣日,刘宁宁.我国足球产业生态链研究:理论模型与通路创新[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0,43(11):42.

    • [5] 谭斌,于巍巍.从体育产业价值链分析足球协会改制对足球产业发展的影响[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7,37(2):24.

    • [6] 张磊,戴东升,钱俊伟,等.足球产业与校园足球协同发展的路径思考[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8,32(5):15.

    • [7] 布特,刘雪薇.欧洲足球五大联赛市场治理的经验及对中超联赛的启示[J].体育学研究,2020,34(6):36.

    • [8] 浦义俊,辜德宏,吴贻刚.日本足球转型发展的历史脉络、动力机制及其战略价值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0,39(2):82.

    • [9] 杨铄,郑芳,丛湖平.欧洲国家职业足球产业政策研究:以英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为例[J].体育科学,2014,34(5):75.

    • [10] 王海燕.深刻认识和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J].云岭先锋,2021(9):42.

    • [11] 任保平.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政治经济学理论逻辑及其现实性[J].人文杂志,2018(2):26.

    • [12] 任保平,文丰安.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判断标准、决定因素与实现途径[J].改革,2018(4):5.

    • [13] 黄海燕,康露.新时代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施路径[J].体育科学,2022,42(1):15.

    • [14] 陈德旭.新时代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内涵、困境及策略[J].体育文化导刊,2022(9):67.

    • [15] 刘阳,冯阔,俞峰.新发展格局下中国产业链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国际贸易,2022(9):20.

    • [16] 李子彪,王思惟,高光琪.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冰雪体育产业链的整合模式及对策[J].当代经济管理,2022,44(12):63.

    •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2022年全国体育场地统计调查数据[EB/OL].(2023-03-23)[2023-12-23].https://www.sport.gov.cn/n315/n329/c25365348/content.html.

    • [18] 李元浩.校园足球亟待补齐短板[N].工人日报,2022-05-11(8).

    • [19] 华雨晨,沈智钦.西湖区学校场地向社会开放共享又共治[N].体坛报,2018-07-30(A2).

    • [20] 张少杰,杨献南,赵传涛.广义梯度理论视阈下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协调发展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22,36(5):14.

    •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十三五”时期全国社会足球场地数量增长4倍[EB/OL].(2021-04-19)[2023-11-17].https://www.sport.gov.cn/n315/n20067006/c21001867/content.html.

    • [22] 舒健,李春君,肖和伟.深圳市社会足球场地建设、开放及运营调查研究[J].体育科技,2023,44(1):70.

    • [23] 房卿阳.我国专业足球场发展历程探究[J].建筑与文化,2023(3):218.

    • [24] 陈元欣.亚洲杯易地后我国专业足球场如何避免成为“白象”[J].体育科研,2022,43(5):7.

    • [25] 周盛.大型体育场馆可持续运营策略思考:以上海虹口足球场为例[J].上海房地,2020(6):35.

    • [26] 钟承苹.基于钻石理论的广西北海足球冬训基地产业发展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21.

    • [27] 王辉.体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为经济发展增添动能[N].中国体育报,2023-08-11(1).

    • [28] 孙毅.泸西县“中国高原足球城”建设的SWOT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9.

    • [29] 马俊威,钱辰丽,吴晓.“全民健身”视野下的足球场地设施规划与建设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20(11):61.

    • [30] 李卫东,张碧昊,胡洋.近10年我国校园足球政策:回顾、审思与建议[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2,56(7):84.

    • [31] 日本文部科学省体育厅.令和3年度体育·スポーツ施設現況調査確報値の概要ほか[EB/OL].(2023-04-28)[2024-02-17].https://www.mext.go.jp/sports/b_menu/toukei/chousa04/shisetsu/kekka/1368165.htm.

    • [32] 李艳丽.中国体育场馆发展报告(2021~202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

    • [33] 郑家鲲.“十四五”时期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机遇、挑战、任务与对策[J].体育科学,2021,41(7):3.

    • [3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体育总局.2021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与增加值数据公告[EB/OL].(2022-12-30)[2023-12-29].https://www.gov.cn/xinwen/2022-12/30/content_5734284.htm.

    • [35] 李国兵,周道平.中国体育服务业与经济增长动态关系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22,38(3):70.

    • [36] 张蒙,吴际.我国体育消费升级的现实基础、困境与路径[J].体育文化导刊,2022(12):79.

    • [37] 习近平.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22-10-25)[2023-11-16].http://www.gov.cn/x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

    • [3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EB/OL].(2014-10-20)[2023-11-20].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10/20/content_9152.htm.

    • [39] 河北省体育局.国足晋级带热相关产业发展[EB/OL].(2016-04-06)[2023-11-10].https://sport.hebei.gov.cn/m/view.php?aid=5086&WebShie ldDRSessionVerify=PSuTkwCU6cPDJC65QUCe.

    • [40] 柴王军,李杨帆,李国,等.数字技术赋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逻辑、困境及纾解路径[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22,39(3):292.

    • [41] 任波,戴俊.迈向2035年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愿景、差距与策略:基于与文化、旅游产业的比较[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23,37(4):8.

    • [42] 刘建武,钟丽萍,范成文.论数字时代我国体育新消费[J].体育文化导刊,2023(8):66.

    • [43] 孙侃然,康露.人口转型视域下中国体育产业发展应对策略[J].体育与科学,2023,44(1):97.

    • [44] 黄海燕.新阶段、新形势: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战略前瞻[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2,46(1):20.

    • [45] 李帅帅,杨尚剑,董芹芹,等.新发展阶段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逻辑遵循与深化路径[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22,38(6):31.

    • [46] 戴红磊.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挑战、原则遵循与实现路径[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23,38(4):399.

    • [47] 陈元欣,何开放,杨金娥,等.我国利用非体育用地建设体育场地设施研究[J].体育学研究,2020,34(5):41.

    • [48] 黄璐.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新征程我国足球事业全面发展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23,37(3):8.

    • [49] 杨旭,张崇龙,尹一全,等.后冬奥时期冬奥场馆赛后可持续利用的困境与进路[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3,42(2):79.

    • [50] 韩宏宇,郑家鲲.“十四五”时期“健身去哪儿”问题的困境破解与应对策略[J].体育科学,2022,42(10):12.

    • [51] 李征.我省首个社会足球场地运营标准6月1日实施[N].江西日报,2022-04-19(11).

    • [52] 袁夕坤,战炤磊.推动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J].经济与管理评论,2023,39(1):150.

    • [53] 鲍明晓.新发展格局下体育发展的新理念、新动能、新模式、新机制研究[J].体育科学,2022,42(1):3.

  • 用微信扫一扫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