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

分享给微信好友或者朋友圈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
作者简介:

徐冬立(1994—),男,湖北随州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社会学。

通讯作者:

梁斌(1977—),男,山西运城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体育社会学。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596(2019)06-0021-05

参考文献 1
BAIMBRIDGE M,CAMERON S,DAWSON P.Satellite television and the demand for football:a whole new ball game?[J].Scot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6,43(3):317.
参考文献 2
GOERTZ G,DIEHL P F.Enduring rivalries:theoretical constructs and empirical patterns[J].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1993,37(2):147.
参考文献 3
MCDONALD M,RASCHER D.Does bat day make cents?the effect of promotions on the demand for major league baseball[J].Journal of Sport Management,2000,14(1):8.
参考文献 4
HARVARD C T,GRAY D P,GOULD J,et al.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sport rivalry fan perception scale(SRFPS)[J].Journal of Sport Behavior,2013,36(1):45.
参考文献 5
KILDUFF G J,ELFENBEIN H A,STAW B M,et al.The psychology of rivalry:a relationally dependent analysis of competit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10,53(5):943.
参考文献 6
韩静.社会认同理论研究综述[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55.
参考文献 7
DIETZUHLER B.Defensive reactions to group-relevant information[J].Group Processes & Intergroup Relations,1999,2(1):17.
参考文献 8
COBBS J B.Rival conceptions of rivalry:why some competitions mean more than others[J].European Sport Management Quarterly,2015,15(2):227.
参考文献 9
刘勇.利益差异效能累加:群体冲突的触发根源:以斯梅尔塞的“价值累加理论”为诠释框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150.
参考文献 10
薛龙,王丹.我国足球赛场不文明行为的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5(10):867.
参考文献 11
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M].2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5.
参考文献 12
ARMSTRONG B G,GIULIANOTTI R.Fear and loathing in World Football[M].Oxford:Berg,2001:137.
参考文献 13
GELLER D S.Power differentials and war in rival dyads[J].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1993,37(2):173.
参考文献 14
陈世平,崔鑫.从社会认同理论视角看内外群体偏爱的发展[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5,13(3):422.
目录contents

    摘要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对足球德比文化的现象与内涵、形成因素及其特征、形成的理论解释进行了研究。指出,德比现象与内涵都随社会变化得到延展,现象上从最初的地理对抗向文化领域甚至更大范围扩展,内涵上对德比的概念界定从客观条件向主观条件延伸。认为,群体间的冲突、同侪、偏见对德比的形成和延续有显著作用,显示出德比的形成因素具有竞争性、相似性、差异性三方面的特征。“争议密度”和“竞争对手威胁论”是用来解释德比形成原因的两大理论,经过比较分析,认为竞争对手威胁论可以更为清晰地解释德比的形成与延续的内涵,克服了以往研究的局限性。对于我国足球而言,探究足球德比文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通过借鉴西方的成熟经验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的足球文化,亦有助于我国足球“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实现。

    Abstract

    By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d expert interview, this paper studies the phenomenon and connotation, forming factors, characteristics and theoretical explanation of football Derby culture.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phenomenon and connotation of Derby are extended with the social changes. Phenomenologically, it extends from the initial geographical confrontation to the cultural field or even to a wider extent. Connotationally, the definition of Derby extends from objective conditions to subjective conditions. It is believed that conflicts, peers and prejudices among groups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formation and continuation of Derby, which shows that the factors of formation of Derby are characterized by competitiveness, similarity and difference. “Dispute density” and “rival threat theory” are the two major theories to explain the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Derby. After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t is obvious that the theory of rival threat theory can explain the formation and continuity of Derby more clearly, and overcome the limitations of previous studies. For Chinese football,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explore the football Derby culture. By learning from the mature experience of the West and cultivating the football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t will also contribute to the realization of the “three-step” strategic goal of football in China.

  • “德比” (Derby)一词在体育界几乎无处不在,其最早起源于英国德比郡的赛马场,后来被运用到足球领域,随后由欧洲传至全世界成为足球运动以及其他体育运动中关于球队之间对抗的标志性用语。作为展现足球文化的重要窗口,国内外许多学者从德比的成因、群体治理以及价值分析等方面入手进行研究,但主要为文献性研究,对德比的成因解释多关注单一因素的作用。有鉴于此,有必要对德比进行再认识,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学者关于德比的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德比进行再探索,以更好地理解德比文化。

  • 1 德比现象、内涵及延展:从地理对抗到文化对抗

  • 1.1 现象延展

  • 德比在体育中最初被特定用于赛马比赛,之后被引申为足球运动中同城或同地域邻居球队之间的对抗,如最初的曼城德比和米兰德比。因为德比比赛起源于同城两支球队之间的对抗,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地理位置成为球队及其球迷之间对抗的重要现实因素[1]

  • 现今同城德比在继续上演的同时,跨地区之间的德比战也在迅速增多,出现了更大范围内的德比,如国家德比皇马和巴萨。在英语文化,尤其是在美式英语文化中,德比也被称作 “rivalry”。在形容非同城德比的死敌或竞争对抗关系时用得颇多,如曼联和利物浦间的西北德比,这也使得德比文化延伸到了更宽广的范围。根据不同的定义和使用环境,德比也可以指当前实力和历史荣誉较接近的两支非同城球队之间的比赛,如曼联与阿森纳、尤文图斯与国际米兰。还可以指两支球队因为某些历史遗留问题或特殊政治文化背景产生恩怨之后进行的持续式对抗,如玫瑰德比。纵览德比文化的发展变迁可以发现,地理因素已不再是影响德比文化的重要因素了。

  • 1.2 内涵延展

  • 学界对德比概念的研究可归结为以客观条件或以主观条件作为界定方式。过去的研究多关注地理性和冲突性等客观条件,随着德比现象的演变,近年来许多学者多以主观条件进行界定,从微观层面考虑。

  • 地理性主要是由德比死敌之间的地理位置决定,冲突性则主要考察德比双方冲突的次数及时间、双方的实力较量。一些学者习惯借用社会学领域的 “国家冲突”理论来解释足球领域的德比现象。如Goertz和Diehl (1993)认为德比的形成受球队及其球迷之间冲突次数和冲突持续时间的影响[2]。另外有学者认为敌对双方的实力这一客观条件对于德比的形成尤为重要。McDonald和Rascher (2000)的研究中提到德比是同一级别联赛对手之间的竞争[3]。因为在德比赛事中,同一级别群体之间的竞争要多于不同级别群体。此外,Harvard等人 (2013)也结合多种客观条件将德比界定为两支球队、球员与球迷之间存在的浮动性对抗关系,这种关系可能产生于场上直接比赛、场上场下的对立、各种属性的相邻或相近性、人口族群相似或相异以及相互之间的历史渊源[4]

  • 随着研究的深入,有学者提出在关注客观因素基础之上,应以主观条件来解释德比。希望从球队成员和球迷群体的心理活动上来寻求对德比内涵的解释。如Kilduff等人 (2010)认为德比是一个受关注的对象和另一个对象之间的竞争关系,这种竞争关系增加了受关注对象的心理参与并且影响了其利害关系,而且独立于客观环境之外,不受地理性、冲突性等客观因素的限制[5]。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剧,独立的个体产生集群行为以对抗更大的外部威胁,后来有学者提出用社会认同理论解释德比。社会认同理论对内群体和外群体做出了严格的区分,而且群体之间认同的过程是群体间偏见发生的基础[6]。只要存在群体划分,双方之间的偏见会一直存在。这种偏见还受群体的显著性、相关性、大小、权力、地位等中介因素的影响。而且当群体感受到上述中介因素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时,群体的积极性就会受挫,对竞争对手的威胁感受就会增强[7]。结合社会认同理论,Tyler和Cobbs (2015)认为德比就是凸显的外群体对内群体的身份认同形成威胁从而使双方的球迷和球队之间产生的一种敌对心理,而且德比的产生和延续受群体间冲突、同侪和偏见的影响[8]

  • 2 德比的形成因素

  • 纵观国内外相关研究,很多德比要从动态性、历史性、全面性角度来综合、全面看待。本文结合Tyler和Cobbs对球迷群体的定性和定量研究,对德比形成的标志性因素进行探讨,并归纳整理为图1。

  • 2.1 冲突:竞争的频率、历史恩怨和当前的赛事、重要时刻、名人效应

  • 不同群体之间利益差异的效能增加成为群体冲突的根源[9]。群体双方的竞争频率、历史恩怨、当前赛事、重要时刻和名人效应都被认为是冲突产生的原因。竞争频率影响着冲突,如利物浦和埃弗顿在一个赛季会进行多次德比赛。从英超联赛中利物浦和曼联200多次 “双红会”之战中粉丝、球队间的激烈对抗可以看到两队历史恩怨延续的影子。此外,一些重要时刻也在影响着德比的形成,如阿森纳与托特纳姆热刺,一战后顶级联赛扩军投票事件无疑成为双方形成德比的导火线。名人效应也是冲突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如在2012年阿森纳主帅范佩西以2400万英磅转会费加入死敌曼联,引起阿森纳球迷的不满,使得本是德比的两支队伍恩怨加深。

  • 2.2 同侪:文化的相似性、地理位置的接近、对人才的争夺

  • 通常人们认为不同群体之间会存在冲突,但是同侪冲突应该和群际冲突区别开来。同侪理解为由于相似而造成的 “同质性”使得双方之间的群体划分不明显加剧德比的形成。文化的相似性、地理位置的接近、对于人才的争夺都影响着同侪的产生。首先,文化相似会威胁到群体的独特性,在同城德比中尤其明显,如有着相同的语言和宗教信仰的AC米兰和国际米兰,双方球迷更是水火不容。另外,地理位置接近利于球迷的互动,也加剧了群体威胁感,如同处于德国鲁尔区的多特蒙德和沙尔克04每个赛季间的对抗都会成为球迷们翘首以待的大战,双方球迷都希望自己所支持的球队能够代表该地区的最高实力。最后,德比双方对人才的争夺也增加了威胁感,曼彻斯特德比中曼联和曼城的恩怨就始于对核心球员的争夺。

  • 2.3 偏见:文化差异、不公平

  • 球迷经常给对手做出诽谤、谩骂、吐口水、竖中指等各种带有偏见的行为[10]。在德比中更是如此,能够被感知的文化差异都被球迷们用来进行有偏见的比较,而且不平等的权力和地位等不公平因素会把偏见无限放大[8]。文化的差异加剧了偏见的形成,比较典型的是格拉斯哥流浪者和凯尔特人,双方之间的宗教矛盾造成了双方德比的形成。而不公平因素往往是后天形成的,如来自权力机构的偏见。最典型的就是被称为 “世纪之战”的皇马和巴萨,受加泰罗尼亚独立公投事件的影响,每次国家德比都备受关注,这不仅仅是一场足球较量,背后还带有强烈的政治敌对色彩。

  • 3 德比形成因素的特征

  • 3.1 竞争性

  • 德比战的输赢只是表现形式,事实上是一场全方位的争夺战,其背后主要的推动力量是对人力资本、无形资本、社会资本、物质资本的争夺。球队之间的激烈对抗、竞争,都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资本,以求增加战胜德比死敌的砝码。

  • 3.2 相似性

  • 德比群体过于相似的文化和接近的地理位置,使得彼此之间感受到的威胁感不断增强,彼此之间积累的偏见愈发严重。这些在历史洪流中形成的无法轻易改变的事实也同样加剧德比的形成。

  • 3.3 差异性

  • 卡斯特尔在他的著作 《认同的力量》中将认同分为官方性认同、抵抗性认同以及计划性认同三类[11]。在德比比赛中,权力机构所赋予的合法性认同加剧着彼此的偏见,此外德比还表现为群体双方的文化抵抗。正如欧洲足球学者观点所述,虽然群体双方有共同的生活环境,但是 “穷人和富人,左派和右派,地方主义和民族主义,这些都是对立的”[12]。同样,同一个国家、地区、城市之间的球队及其球迷由于文化差异或者权力、地位的不对等也会加剧德比的形成。

  • 图1 德比的形成因素及其特征框架图

  • 4 德比形成的理论解释

  • 4.1 争议密度:德比群体中冲突的表征

  • 在许多关于国家竞争或者国际冲突的文献中,对于识别什么是竞争以及如何确定竞争对手提出了两种理论解释。第一种理论被称为 “争议密度”(dispute density)。Geller D S (1993)提到敌对双方实力相同或者有向相同转变的趋势时,形成了双方都能够感知到要使用武力的局面,此时敌对国家之间发生战争是最有可能的,具体来说包括双方实力平衡、冲突周期、实力过渡[13]。首先,就国家冲突中双方实力而言,战争更有可能发生在双方实力平衡的情况下。德比战中的双方往往是势均力敌的,因为弱者没有战斗能力,强者不必与其战斗。其次是战争的周期,持久的对抗 (指过去发生的冲突)可能会影响未来的冲突或者促进冲突的升级。在德比中,历史恩怨和当前的赛事加剧冲突在此得到印证。最后是实力过渡的影响,通过对1816—1976年战争的分析,显示双方实力的转换会增加战争的可能性。在国际关系中国家利益永远放在第一位;在德比战场上,成绩同样永远排在首位,一方的暂时失利会更加激起战胜对手的欲望。

  • “争议密度”对于理解德比的成因提供了帮助,可以较为清晰地解释德比的形成。但是许多球队在一年之间会比赛多次,也并非每场比赛都是德比战。同时纵观德比发展的历史,许多德比延续了近百年且还将继续存在下去。所以对德比的解释还需要站在历史的角度以及回归到一种 “自下而上”的演绎范式 (即从球迷群体出发进行解释)上来。

  • 4.2 竞争对手威胁论:内群体偏爱和外群体偏见

  • 识别国家或者国际冲突的第二种理论被称为 “竞争对手威胁论” (threat competitors)。不同于 “争议密度”的是其基于群体认同的观点将重点放在了分析对象身上。Tajfel于1986年提出了社会认同理论,认为社会认同理论包括社会分类、社会比较、社会认同、积极分区这四个基本概念[14]。社会分类定义了个体在社会群体中的位置,内群体成员在与外群体成员进行比较时被区分为不同的社会类别,并且希望在比较时得到一个积极的结果。群体成员基于内群体和外群体的有利比较,以求获得更为积极的社会认同,提高自身的社会地位。当内群体与外群体进行比较处于优势地位时,会形成一个积极分区,并且通过有目的的偏爱内群体和偏见外群体来保持积极分区,这加剧了群际冲突。用 “竞争对手威胁论”来解释德比是基于微观群体,自下而上地对社会认同理论进行演绎。德比群体在发展过程中,内群体在不断地聚集,感受到来自外群体的威胁感在不断地增强。此理论更为清晰地解释了德比的形成与延续的内涵,克服了以往研究的局限性。

  • 5 结语

  • 作为足球文化的精粹,德比文化的表象及内涵发生了巨大的演变。德比从最开始的同城对抗到超越了空间限定,延展到文化领域甚至更大范围内的冲突,这种演变过程和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也与强烈的群体认同所造成的群际威胁密切相关。由于文化、国情不同,本文对德比的成因分析或许更适用于解释欧洲或者美洲的德比现象。因此,在后续的研究中应该从更大的范围来挖掘德比的内涵以及德比的衍生价值。

  • 对德比文化的研究,对于正处在上升期的中国足球改革来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与德比相关的赛事转播以及俱乐部的经营等都具有极大的商业开发价值。德比战的魅力会促进足球运动的传播与发展,扩大所在城市的影响力。通过借鉴西方的成熟经验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的足球文化,对于实现我国足球 “三步走”战略目标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参考文献

    • [1] BAIMBRIDGE M,CAMERON S,DAWSON P.Satellite television and the demand for football:a whole new ball game?[J].Scot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6,43(3):317.

    • [2] GOERTZ G,DIEHL P F.Enduring rivalries:theoretical constructs and empirical patterns[J].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1993,37(2):147.

    • [3] MCDONALD M,RASCHER D.Does bat day make cents?the effect of promotions on the demand for major league baseball[J].Journal of Sport Management,2000,14(1):8.

    • [4] HARVARD C T,GRAY D P,GOULD J,et al.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sport rivalry fan perception scale(SRFPS)[J].Journal of Sport Behavior,2013,36(1):45.

    • [5] KILDUFF G J,ELFENBEIN H A,STAW B M,et al.The psychology of rivalry:a relationally dependent analysis of competit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10,53(5):943.

    • [6] 韩静.社会认同理论研究综述[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55.

    • [7] DIETZUHLER B.Defensive reactions to group-relevant information[J].Group Processes & Intergroup Relations,1999,2(1):17.

    • [8] COBBS J B.Rival conceptions of rivalry:why some competitions mean more than others[J].European Sport Management Quarterly,2015,15(2):227.

    • [9] 刘勇.利益差异效能累加:群体冲突的触发根源:以斯梅尔塞的“价值累加理论”为诠释框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150.

    • [10] 薛龙,王丹.我国足球赛场不文明行为的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5(10):867.

    • [11] 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M].2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5.

    • [12] ARMSTRONG B G,GIULIANOTTI R.Fear and loathing in World Football[M].Oxford:Berg,2001:137.

    • [13] GELLER D S.Power differentials and war in rival dyads[J].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1993,37(2):173.

    • [14] 陈世平,崔鑫.从社会认同理论视角看内外群体偏爱的发展[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5,13(3):422.

  • 参考文献

    • [1] BAIMBRIDGE M,CAMERON S,DAWSON P.Satellite television and the demand for football:a whole new ball game?[J].Scot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6,43(3):317.

    • [2] GOERTZ G,DIEHL P F.Enduring rivalries:theoretical constructs and empirical patterns[J].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1993,37(2):147.

    • [3] MCDONALD M,RASCHER D.Does bat day make cents?the effect of promotions on the demand for major league baseball[J].Journal of Sport Management,2000,14(1):8.

    • [4] HARVARD C T,GRAY D P,GOULD J,et al.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sport rivalry fan perception scale(SRFPS)[J].Journal of Sport Behavior,2013,36(1):45.

    • [5] KILDUFF G J,ELFENBEIN H A,STAW B M,et al.The psychology of rivalry:a relationally dependent analysis of competit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10,53(5):943.

    • [6] 韩静.社会认同理论研究综述[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55.

    • [7] DIETZUHLER B.Defensive reactions to group-relevant information[J].Group Processes & Intergroup Relations,1999,2(1):17.

    • [8] COBBS J B.Rival conceptions of rivalry:why some competitions mean more than others[J].European Sport Management Quarterly,2015,15(2):227.

    • [9] 刘勇.利益差异效能累加:群体冲突的触发根源:以斯梅尔塞的“价值累加理论”为诠释框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150.

    • [10] 薛龙,王丹.我国足球赛场不文明行为的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5(10):867.

    • [11] 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M].2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5.

    • [12] ARMSTRONG B G,GIULIANOTTI R.Fear and loathing in World Football[M].Oxford:Berg,2001:137.

    • [13] GELLER D S.Power differentials and war in rival dyads[J].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1993,37(2):173.

    • [14] 陈世平,崔鑫.从社会认同理论视角看内外群体偏爱的发展[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5,13(3):422.

  • 用微信扫一扫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