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

分享给微信好友或者朋友圈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
作者简介:

崔永胜(1973—),男,山东临沂人,副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传统体育文化与健康促进。

中图分类号:G80-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596(2019)04-0087-05

参考文献 1
邢媛.从文化认同看文化自信的生成机制[J].晋中学院学报,2014(5):13.
参考文献 2
杨丽萍.从文化认知、文化自信到民族认同的转化与整合——壮族认同教育新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11(6):26.
参考文献 3
王俊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及其发展的思考[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7,31(5):82.
参考文献 4
罗伯特·西奥迪尼.影响力[M].闾佳,译.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13.
参考文献 5
巴里·艾伦.知识与文明[M].刘梁剑,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参考文献 6
人民日报新论:以语言文字凝聚文化自信[EB/OL].(2016-07-18)[2018-10-20].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16/0718/c1003-28560973.html.
参考文献 7
皮埃尔·布尔迪厄.言语意味着什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参考文献 8
迈克尔·A·豪格,多米尼克·阿布拉姆斯.社会认同过程[M].高明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目录contents

    摘要

    健身气功是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应有内容和积极力量,但由于部分人缺乏对健身气功文化的正确认知而表现出一些文化自卑现象。文化认同是增强健身气功文化自信的现实任务,坚定健身气功文化自信需要以文化认同为基础,其中健身气功文化制度性认同是产生文化自信的驱动力,健身气功文化实践性认同是实现文化自信的决定力量,健身气功文化语言性认同是走向文化自信的表达媒介,三者内容的强化和结合,可促进健身气功文化体系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进一步坚定和增强健身气功的文化自信。

    Abstract

    Health Qigong is the content and positive force of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in the new era, but some people lack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Health Qigong culture and show some phenomenon of cultural inferiority. Cultural identity is a realistic task to enhance the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of Health Qigong. To strengthen the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of Health Qigong, we need to base on cultural identity. Institutional identity of Health Qigong culture is the driving force to produce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Practical identity of Health Qigong culture is the decisive force to realize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Linguistic identity of Health Qigong culture is the medium to express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Intensification and combination of the above three can promote the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and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al system of Health Qigong, and further strengthen and enhance the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of Health Qigong.

  • 坚定文化自信是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内生动力,也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卓然屹立的力量源泉。作为民族文化瑰宝的气功,凝聚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最深层的文化追求和健身养生智慧,理应成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强大支撑力量。然而,曾几何时,不少人固执地认为难用西方科学诠释内在机理的气功是“伪科学”,其结果必然是让气功受到现代科学“宗教”的摧残和教条式的轻视。其产生的原因,其实是内心深处的文化自卑在作祟。2015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会见威廉王子时说:“中英两国在武术、气功等项目上将会举行一系列的交流和赛事活动。”可见,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气功是相当自信的,并作为大国外交的重要内容予以推介。健身气功不仅吸收了中国医学、养生学等传统科学的内核,既满足了人们祛病强身、延年益寿的生理需要,也满足了人们审美和“完善人生价值”的心理需要,还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帮助人们领悟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多元化的价值理应获得普遍的文化认同和坚定的文化自信,而不该出现“文化自卑”之异象。本研究从文化认同角度出发,探析通过文化制度性、实践性、语言性认同来消除健身气功“文化自卑”,旨在使之自信地走进群众、走向世界,为服务民众身心健康、增强中华文化国际话语权做出更大贡献。

  • 1 文化认同、文化自信与健身气功的关系

  • 1.1 文化认同是增强健身气功文化自信的现实任务

  • 普遍的认同性和独特的先进性,是一种文化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石。从文化存在视角来看,文化认同“就是人的存在意义及其价值,是社会秩序化与发展的内在激活机制。”[1]从近代体育全球化变革来讲,特别是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土生土长”的健身气功更需要在多元化的文化环境中获得“文化身份”,应坚信其拥有美好发展前景的同时,主动探寻和维系促进其蓬勃发展的生命力,如此方可提高其在国际交流中的“文化安全”,并获得文化认同。如,与一般肢体锻炼相比,健身气功不仅在于调身和调息,关键在于调心,是通过内向性意念运用,使“身心交通”而达“契合体道”的身心境界。健身气功注重意、气、形三位一体的锻炼方式,既可弥补西方科学对人体生命认知之缺失,也能为增进民众健康发挥更大作用,可以获得普遍的文化认同。在当今各国文化碰撞交汇的大背景下,健身气功如何实现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进而得到民众的普遍认同,是增强文化自信的现实任务,这就需要“健身气功人”(包括管理者、研究者、习练者等)做好“顶层设计”“制度建设”“语言切换”等系列工程的规划和实施。譬如,在制度建设上,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健身气功管理办法》,直接影响着“健身气功人”的行为方式,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实践成果,从而获得了文化认同,展现出文化自信的一面。探究文化认同视域下健身气功的文化自信,不仅对开采健身气功文化“富矿”有促进作用,而且有助于实践健身气功文化,更是践行“坚定文化自信”的具体行动。

  • 1.2 健身气功由文化自觉到文化认同、文化自信

  • 文化缺乏认同,就难以产生文化的自信;文化缺乏自信,就失去了文化认同的动力。费孝通先生指出,“文化自觉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文化所产生的认识和认同,认为自觉所属的文化有生命力,对其所属文化的发展承担责任。”健身气功文化认同是其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枢纽,是文化自觉深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和文化自信产生的必经阶段。实现健身气功文化自信的内在逻辑设计,就是先要对其历史渊源、理论基础、健身原理、功法技术等做到文化自觉,进而对“身份确认”“情感归属”和“心灵依附”[2]等产生文化认同,并承担起应有的发展责任,最终增强文化自信。具体步骤而言:首先,要通过认知教育确认健身气功的“身份”及悠久的历史文化。健身气功之名源自何处?文化之根在哪等等?许多人对此缺乏正确的认知,甚至有人还与“邪教”等混淆不清、“谈气而色变”。其实不然,健身气功是中华五千年璀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正式开展的第62个体育项目。我们要从历史上认同健身气功文化,从情感上接纳健身气功文化,从态度上公正地对待健身气功文化。其次,应建立以文化“品牌”与文化象征为主体的健身气功文化认知结构。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积淀,健身气功文化已然形成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种形态结构,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就当代而言,在物质文化方面,健身气功最显著的成果莫过于国家体育总局编创推广的系列功法,为群众多元化健身提供了功法选择;从制度文化来看,我国颁发的《健身气功发展规划》等系列规章制度,既规范了项目管理,也指明了发展方向;至于精神文化,“三调合一”的项目特色以及修心养性之道,无不蕴含有“和谐”的精神旨趣。三种形态结构的健身气功文化,演化形成了丰富的文化“品牌”和诸多“惠民工程”。如惠及千家万户的“全国百城千村健身气功交流展示系列活动”,荣获2011年国际奥委会首次在世界群体大会上设立的群众体育“发展与促进”奖,既促进了社会各界对健身气功的文化认同,也为其走向世界大舞台增添了信心。当然,健身气功文化“品牌”要想走得远,就越要有自己的文化象征。其体现在:从练功要素来看,学练健身气功要“涵养道德”,即具有“立德树人”的象征;从练功要求来讲,学练健身气功要修心养性,即具有“心学”的象征;从练功过程来说,习练健身气功要“虚静”,因“陶钧文思,贵在虚静”而具有文艺的象征;从健康促进来讲,“治未病”是当今世界医学发展的趋势,而健身气功要培育正气加强生命健康,即具有医学的象征;从练功境界来看,学练健身气功要从个体“身心和谐”发展到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即具有“和”的象征;从文化传承来说,健身气功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必然具有儒、释、道等核心思想的象征。正是具有这些“文化象征”,才夯实了健身气功促进文化自觉、获得文化认同、实现文化自信的坚实基础。

  • 2 健身气功文化制度性认同是产生文化自信的驱动力

  • 健身气功是否具有文化自信,既取决于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的程度,也受制度文化的促进和约束。在坚定文化自信的进程中,虽然个体的理性认知和自律很重要,但具有强制性制度规范的“他律”更为关键,是民众普遍认同健身气功的重要干预。回顾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兴起的群众性“气功热”,由于缺失规章制度的有效管理,许多不良现象滋生蔓延其中,让本应帮助民众祛病强身的气功,发展到“谈气色变”的境地,民众的认同出现严重偏颇。2001年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成立后,始终把建章立制作为首要任务,历经18年的持续努力,已建立起以《健身气功管理办法》为龙头,涉及指导员、裁判员、技术段位、科技攻关、对外交流等系列规章的制度文化体系,在确保健身气功沿着法制化轨道规范发展的同时,全国健身气功学练人数也在逐年猛增,截止到2018年底已达499万人,并传播到4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是民众逐渐回归理性认同健身气功的客观反映,也是强化制度建设规范“他律”形成强刺激的结果。应该说,只要从事与健身气功有关的事情,必然会受到健身气功制度文化的规范和约束,这种社会现实性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表现为社会时空安排的秩序化设计,即制度的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决定着民众文化认同的程度,并成为产生文化自信的助推器。所以,健身气功应继续在文化制度建设上下功夫,以引领民众对健身气功的普遍认同。2015年4月,国家《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明确提出“扶持推广太极拳、健身气功、导引等中医传统运动”,成为健身气功文化制度性认同的一大重要标志,并迅速转换成为增强文化自信的驱动力。

  • 健身气功文化认同如何驱动产生文化自信?首先,健身气功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健身理念,是构成健身气功文化制度的核心要素。由于健身气功文化制度是对其活动行为的科学安排和规范操作的规定,是对“健身气功人”现实的教化、引领、指导和培育,极易为参与者所普遍认同。其次,健身气功文化制度通过明确的刚性规则,发挥着强制性的指引与奖惩作用。再者,健身气功文化制度创设的可感知的行为环境,影响、塑造了民众对健身气功文化的认同。可以说,任何“健身气功人”的操作行为,如不符合健身气功文化制度的规定,必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反之,某种操作行为一旦被纳入文化制度之中,就会被更多民众认同,彰显出的生命力和自信力会相应增强[3]。健身气功文化制度是“健身气功人”行为环境的直接营造者,也是监督者,更是“健身气功人”由具有强制约束性的“他律”走向自觉遵守行为规范的“自律”的重要促进措施。由此可见,健身气功制度是引领民众从文化认同转换提升至文化自信的关键因素。鉴于多数民众对于社会制度往往是群体无意识、条件反射式的遵守,甚至对某些偏颇乃至于错误的规定也是不加思考、照章办事,总是“机械地照着社会认同原理做”[4]的这一现实境况,健身气功文化制度的制定者必须要对各项制度进行一丝不苟地“具体设计、时空设计”,避免不符合规律的制度成为其走向文化自信的桎梏。

  • 3 健身气功文化实践性认同是实现文化自信的决定力量

  • 健身气功文化自觉、文化认同是走向文化自信的先决条件,而实现文化自信的决定性力量则是“健身气功人”广泛的实践活动。在众多体育项目同台竞舞的今天,谁能脱颖而出成为大众健身的“品牌”项目,取决于其以技术为核心的物质文化是否契合群众的健身需求。毕竟,这是实现文化自信的基石和生长点。锻炼形式承载着一项运动特有的文化内涵,而学练者感悟文化内涵并满足身心需求最主要的方式是参与实践。对健身气功功法技术体系等进行切合时代特点的创新发展是实现文化自信的基础,也是持续为民众健康服务的重要因素。当然,对健身气功的文化自信也源于学练者对理论知识的占有,即学练者通过亲身实践与所学知识的结合而懂得如何科学锻炼、如何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知识并不是考试般的命题或哲学般的抽象理论,而是我们在选择、决定与自主行事的自主权和确定性。它要求我们不单单知道是什么,同时也知道应该怎样付诸实践,怎样更好地生活。”[5]人们只有参与了健身气功实践活动,才能真正领悟气功健身的内在思想,才可能从被动实践转换为自觉行动。因为“思想的全部功能在于产生行动的习惯。”其实,学练者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锻炼本来就是一体两面,所学知识是前人体悟的经验总结和概括,躬身实践是获取知识的源泉和检验知识是否正确的标准,通过实践可以更加深化所学的知识,运用知识可以指导科学的实践,两者结合能让学练者满足身心需求,进而由衷地产生文化自信。

  • 4 健身气功文化语言性认同是走向文化自信的表达媒介

  • 语言是文化的基础要素和鲜明标志,是传播文化最便利、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6]。无论是健身气功文化的教育传承,还是健身气功文化的国际传播,均要通过语言这一媒介予以表达和传递。布尔迪厄认为,“尽管我们会把社会关系,以及支配关系当作是一种交换,换而言之,是把社会关系作为隐性意义的认知与承认的象征性交流关系,但与此同时,我们需要明白,语言交换——这种交流关系也是象征性的权力关系。简单地说,要衍生出一种新的符号交换的经济关系,就必须站在文化论与经济论的对立之上。”[7]因此,语言既具有交换经济的价值,也是促进文化认同的有效工具,且能为更基础、更深沉、更持久的文化自信营造有利氛围。有鉴于此,对健身气功文化传播来讲,充分做好语言的表达和传递工作,对提升文化自信的表征意义尤为重要。2015年10月,具有中华文化特色且体现时代特点的健身气功宣传片,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纳斯达克荧幕上连续多天的滚动播放,不仅吸引了众多民众驻足观看、模仿演练,而且通过语言性媒体报道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这充分显现出语言传播促进健身气功文化认同的优越性和便捷性,无形中增进了健身气功文化自信的底气和实力。故“健身气功人”要学会多渠道“以共享的意义框架”争取更多的“语言”表达权。需要指出的是,健身气功文化要想成为健身的“品牌”项目和独特的文化存在实体,还需要建立属于自己的特有的语言族群。“如果一个语言族群有足够的经济能力从而能够掌控本族群的命运,同时拥有光辉的历史和高度的自尊,再加以良好的国际声誉,那这样的语言族群就被认为拥有一定的地位,同时也会具有蓬勃发展的生命力,这是一个族群在未来发展之中能够作为一个独立个体而存在的关键因素。”[8]如此,走进新时代的健身气功,必须要做好传统与现代、文化与科学等诸多方面的语言继承与时代转换工作,尽快建立起一个既能精准表达健身气功文化体系,又能为当代民众所普遍接受的语言族群,进而运用各种语言传播媒介和方式方法,将自身独特的身心文化宽领域、多层次、纵深度地传播出去,从而对“聆听”者产生积极的“教化”作用和实践应用价值。这为健身气功获得普遍的文化认同提供了基础和条件,也为更快树立文化自信提供了路径和方法。

  • 5 结语

  • 历经数千年发展演变而来的健身气功,具有独特的文化体系、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是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应有内容和积极力量。健身气功文化至今都处于持续的创新发展之中,这样的文化态度本身就是适应文化认同的积极反应,是增强文化自信的新引擎。健身气功文化是一个体系,影响文化自信的因素自然也是复杂而多方面的,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是实践性、制度性、语言性三部分。因此,要通过持续优化项目管理的制度性建设、形式多样地提高学练者的实践性参与、不断创新地运用语言性表达和传递等,进一步促进健身气功文化体系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而为坚定中华文化自信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挥应有作用。

  • 参考文献

    • [1] 邢媛.从文化认同看文化自信的生成机制[J].晋中学院学报,2014(5):13.

    • [2] 杨丽萍.从文化认知、文化自信到民族认同的转化与整合——壮族认同教育新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11(6):26.

    • [3] 王俊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及其发展的思考[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7,31(5):82.

    • [4] 罗伯特·西奥迪尼.影响力[M].闾佳,译.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13.

    • [5] 巴里·艾伦.知识与文明[M].刘梁剑,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 [6] 人民日报新论:以语言文字凝聚文化自信[EB/OL].(2016-07-18)[2018-10-20].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16/0718/c1003-28560973.html.

    • [7] 皮埃尔·布尔迪厄.言语意味着什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 [8] 迈克尔·A·豪格,多米尼克·阿布拉姆斯.社会认同过程[M].高明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 参考文献

    • [1] 邢媛.从文化认同看文化自信的生成机制[J].晋中学院学报,2014(5):13.

    • [2] 杨丽萍.从文化认知、文化自信到民族认同的转化与整合——壮族认同教育新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11(6):26.

    • [3] 王俊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及其发展的思考[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7,31(5):82.

    • [4] 罗伯特·西奥迪尼.影响力[M].闾佳,译.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13.

    • [5] 巴里·艾伦.知识与文明[M].刘梁剑,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 [6] 人民日报新论:以语言文字凝聚文化自信[EB/OL].(2016-07-18)[2018-10-20].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16/0718/c1003-28560973.html.

    • [7] 皮埃尔·布尔迪厄.言语意味着什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 [8] 迈克尔·A·豪格,多米尼克·阿布拉姆斯.社会认同过程[M].高明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 用微信扫一扫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