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

分享给微信好友或者朋友圈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
作者简介:

孙亦峰(1969—),男,湖南新化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训练。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596(2018)05-0085-06

参考文献 1
曹顺庆,邹涛.从“失语症”到西方文论的中国化——重建中国文论话语的再思考[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47.
参考文献 2
张五英.“中国文化失语症”的根源分析及“治疗对策”[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9):343.
参考文献 3
曹顺庆.21世纪中国文化发展战略与重建中国文论话语[C].东方丛刊,1995(3):15.
参考文献 4
曹顺庆.文化失语症与文化病态[J].文艺争鸣,1996(2):50.
参考文献 5
从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10-19(1).
参考文献 6
张晓夫.女性:他者、物与中性人——我国大众传媒女性话语“失语症”浅析[D].长春:吉林大学,2004:3.
参考文献 7
叶献丹.中国武术的“文化失语”与“文化认同”的思考——以体育全球化为背景[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3):13.
参考文献 8
王湧涛,周兵,刘苏.中国武术文化的“失语”与“话语”平台构筑的思考[J].体育学刊,2007(9):67.
参考文献 9
阮建平.话语权与国际秩序的建构[J].现代国际关系,2003(5):31.
参考文献 10
邱丕相.“武术研究”专栏导读——进入新纪元的中国武术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6(9):1.
参考文献 11
戴国斌.武术:身体的文化[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1:343.
参考文献 12
曹顺庆.再说“失语症”[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11.
参考文献 13
李丹.民族身份认同的焦虑与文化本土化的悖论[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4,30(9):87.
参考文献 14
王林,虞定海.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困境与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33(4):85.
参考文献 15
戴国斌.中国武术教育“格拳致知”的文化遗产[J].体育学刊,2017,24(3):16.
参考文献 16
袁金宝,王岗.文化复兴视角下中国武术的主体责任[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7,36(3):126.
参考文献 17
刘文武.论武术的“技击弱化”[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7,36(1):139
参考文献 18
孙刚.从“暴力美学”视域审视武术技击美的心理归因及和谐思想[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27(3):317.
参考文献 19
彭鹏,毛爱华,尹碧昌.现代武术技击之思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11):127.
参考文献 20
宋丽.中国武术发展的困境与文化认同问题[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41.
参考文献 21
冯骥才.案头随笔[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49.
参考文献 22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271.
参考文献 23
曹顺庆,邱明丰.失语症与现代性变异[J].社会科学战线,2009(4):190.
参考文献 24
杨宜音.文化认同的独立性和动力性——以马来西亚华人文化认同的演进与创新为例[C]//张存武,汤熙勇.海外华族研究论集:文化、教育、与认同.台北:华侨协会总会出版,2002:407.
参考文献 25
张雷.本末相顺去伪存真——武术发展的偏差与定位[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8,32(2):82.
参考文献 26
戴国斌.中国武术的文化生产[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10.
参考文献 27
刘文武.武术研究引入“文化工具论”的重要意义探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47(5):68.
参考文献 28
韩东屏.文化工具论在文化差异与融合问题上的主张[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12.
参考文献 29
张国良,戴国斌.“身体消费”视域下武术的挑战与反思[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7,36(6):132.
参考文献 30
王晓晨,赵光圣,陈朋.文化传统视域下武术教育仪式的生成、流变与重构[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7,31(1):78.
参考文献 31
陶东风.身体意象与文化规训[J].文艺研究,2003(5):152.
参考文献 32
杨耀华.传统武术“原生态”发展之悖论:传承与流变[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7,34(1):95.
参考文献 33
杨建营.武术文化之“瑕瑜”的深度剖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8(12):40.
参考文献 34
程大力.武德仁学中心论[J].体育文史,1990(3):56.
目录contents

    摘要

    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引入“失语症”这一概念对传统武术现代化进程中的问题进行辨析,认为,传统武术“失语症”的“症候”主要表现为“传承的缺席”“异化的不闻”和“创新的乏力”。中国文化的“老衰”导致国民对传统文化的“倦怠”,致使传统武术“失语症”具有历史必然性。提出失语症的矫正应当谋求传统武术文化认同、内容转换和体系构建,即厘清文化认同对象的顺序性、层次性,注重武术实现本土认同与世界认同的平衡;体现内容体系生产的差异性、适宜性,以文化工具论和身体消费观为视角进行内容转换;强化项目设计布局的前瞻性、系统性,建构传统武术发展的体系,提炼和开发传统武术中的“和谐因子”和“人文精神”。

    Abstract

    By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d logic analysis, the concept of “aphasia” is introduced to analyze th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traditional Wushu modernization.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symptoms” of traditional Wushu “aphasia” mainly manifests as “absence of inheritance”,“The dissatisfaction of alienation” and “the lack of innovation”.The “old decay” of Chinese culture has led to the national “burnout” of traditional culture, which has made the traditional Wushu “aphasia” historically inevitable.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correction of aphasia should seek the traditional Wushu cultural identity, content conversion and system construction, that is, clarify the order and level of cultural identity objects, pay attention to the balance of local identity and world identity in Wushu, and reflect the difference and suitability of content system production to transform cont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instrumental theory and physical consumption concept, strengthen the forward-looking and systematic nature of project design layout to construct a system of traditional Wushu development and refine and develop the “harmony factor” and “humanistic spirit” in traditional Wushu .

  • 传统武术的现代化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并在传统文化复兴语境中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但审视武术文化的复兴之旅,更多是停留于“复古”层面,远未达到“创造性转换”的高度。正如曹顺庆所言:“‘失语症’的提法是一个策略性的口号”[1],传统武术“失语症”的提法,目的也只在于引起人们对传统武术的关注,加深对传统武术发展不尽如人意之处的考察,推动当代武术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因此,梳理传统武术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失语之症候,深层把脉失语之症因,将为传统武术文化早日达到“创造性转换”的高度提供镜鉴。

  • 1 何谓失语症

  • 1.1 失语症

  • 失语症(Aphasia)“最初是一个医学术语,指由受伤或疾病引起的大脑损伤而导致思想表达能力、口语及书面语理解能力的部分或全部缺失。”[2]后被引入文学理论研究领域。1995年,曹顺庆首次提出“中国文论失语症”[3],用以形容文学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认为我们“没有一套自己特有的表达、沟通、解读的学术规则,一旦离开了西方文论话语,就几乎没办法说话”[4]。“失语症”用以形容中国文化是在2000年,从丛描述英语交流时,进入英语交流语境立即呈现出“中国文化失语症”[5]。在与西方人交往过程中,显示不出来自文化古国的学者所应具有的深厚文化素养和独立的文化风范。“失语症”的研究也涉及女性话语的缺失[6]等。另外,武术领域的相关研究也显示,武术在与西方体育博弈过程中对话语权的争夺而表现出“失语”[7],“武术现代化改造导致文化的偏差”[8]造成中国武术文化“失语”等。

  • 1.2 传统武术“失语症”辨析及提出的意义

  • 福柯在《话语的秩序》中指出,“话语即权力”。“话语不但意味着一种言说方式,而且意味着对言说者地位和权力的隐蔽性认同。”[9]在此理论语境下,之前的研究多是对武术“失语”做失去“话语权”的解读。其所言之“语”,更多的是传统武术在与西方体育博弈过程中的一种“权力”的争夺,是一种外在的表述。本文的传统武术“失语症”之“语”,不仅包含“话语权”争夺之意,而是从传统武术在不同领域范畴中的“在场性”“参与性”进行辨析,即更多地从武术的内源性原因论述传统武术的“失语性”。

  • 邱丕相教授曾发出过“对于武术,我们做错了什么······始终没有按照我们的意愿实现国内的大繁荣、国际的大发展”[10]的感叹。传统武术发展存在的问题,或许如中国文化一样,出现了某种“疾病”。戴国斌教授就曾将武术技术中的问题比拟为“病症”:“以不正常身体作为规范化对象中,武术建立了各门各派的‘病例系统’”[11],用以规训武术后天的身体。为此,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引入传统武术“失语症”这一提法,试图梳理传统武术发展中的失语现象,以折射武术现代化发展中的问题,为武术的健康发展把脉开方。如前所述,“传统武术失语症”的提法更多是一个策略性口号,目的在于呼吁社会大众对传统文化体——武术的关注。曹顺庆所言中国文论之“失语”,指的是“失去了中国文化与文论的学术规则”[12]。显然,传统武术之“失语”,要探讨的对象不啻学术规则,而是包含了传统武术在中西文化融合、碰撞与追寻现代性过程中呈现的理论与现实的“失语”。

  • 2 症候

  • 在对现代性的追求过程中,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遭受到一定程度的否定。一批学者恍然发现,我们“已经丧失了自己民族的话语系统”,“失去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概念”,“因而在当今世界文化的大格局中失去了自己的声音,惊呼我们已经‘失语’”[13]。传统武术作为一种典型的民族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表现出的失语症症候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传承的缺席、异化的不闻和创新的乏力。

  • 2.1 传承的缺席

  • 缺席即不在场、不显露、不出现。传统武术传承的缺席突出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传承主体的缺席。既表现为传统武术后继乏人,许多拳种由此不得不退化为橱窗标本,成为躺在博物馆的文化遗产,在现实世界的生命中呈现为“缺席”;也表现为传承人话语权缺失,“传统武术传承人与习练者的意志得不到表达,许多地方政府借保护之名粗暴地干涉民众自由,传统武术的持有者在名录申报中处于‘失语’状态”[14],使得传承主体在传统武术传承中处于尴尬的“缺席”状态,任人摆布,丧失传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传承缺席的另一表现是文化传统的缺席。或因某些传承人能力不足,或因传承手段欠佳,造成传统武术技术文化精髓流失。

  • 2.2 异化的不闻

  • “不闻”本义是“不听”“没听见”,在现代新闻报道中则用来指代新闻等的“不予报道”。本研究借用“不闻”一词来表示指武术发展过程中对一些现象的漠不关心,突出表现在对异化的不闻上。其一,武德本应是“师父管理徒弟、武术文化改造武术人的一双‘看不见的手’”[15],但武术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师傅择徒随意化、师徒关系利益化”[16],忽视了武德在武术教育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导致武术人在社会生活中的种种失范表现。其二,武术的形象在很大程度上由武人的形象所表征,武人是“好勇斗狠”还是“厚德载物”,决定了“习武共同体”给予社会的集体印象。但现在的武人“行为功利化以及形象商人化”[16],极大地损害了武术的形象。其三,在技术上,通过“体操化”“舞蹈化”异化自身以图跻身奥运的武术,不仅未能得偿所愿,反而因削足适履失去了本来的文化特色。无论是“没有意识”还是“无力干预”,总之,对自身种种异化现象的“不闻”,已成为传统武术失语症的症候之一。

  • 2.3 创新的乏力

  • 较之“缺席”和“不闻”,“乏力”表征了武术在为摆脱“失语”所做的努力。传统武术创新乏力表现在其技击性、健身性、文化性等方面的创新转化不足上。以技击为例,传统武术中一些独具“人文因子”的防身自卫技术体系开发利用不够。人们认为武术的技击功能在当今社会被弱化,无外乎以下几种观点:其一,冷兵器时代的终结,“迫使武术淡出军队”[17];其二,武术技击事关暴力,有悖于“和谐社会”理念[18];其三,武术技击失去其时代性市场,“为了自卫,实现生存需要而采取武技的情况几乎荡然无存,只有在少数军警搏击中才能派上用场”[19]。总而言之,这些观点都是建立在武术之暴力性基础上,将“击必中、中必摧”视作武术之“技击”“攻防”的核心要义。然而,传统武术技击在当今时代需求中“创新乏力”的却是与“杀人技”相区别的大众“防卫技”“控制技”等技术体系、应对人身危险等突发状况的战术体系,以及以自卫防身为主要内容的技击学科体系。遗憾的是,这些只散见于传统擒拿和女子防身术等,未能如以色列马伽术那样,形成一整套的防卫体系。

  • 3 把脉

  • “现代化”一直以来都是武术学术研究关注的重点,针对它带来的利弊之争也从未止歇,然而不管怎样,现代化都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中国文化之失语症,“是一种严重的文化病态。这种文化病态,是中西文化剧烈冲撞(甚至可能是极为剧烈冲撞)的结果”[4]。传统武术之失语症也不例外,“体育全球化的‘征程’中与西方体育这个‘他者’相遇后,遭遇了‘两千年未有之变局’,从而彻底改写了中国武术在世界体育发展中的位置,并连带地重新编码了中国武术的文化心态。”[20]文化的全球化、现代化之势迅雷不及掩耳,传统武术手忙脚乱、应接不暇,呈现“失语”之百态,也在情理之中。

  • 传统武术失语症的“罹患”始于西方文化入侵和中国开始现代化进程。冯骥才在谈论东西方文化时认为,“东西方文化是在相互隔绝、自我封闭的状态下形成的,这就像天上之鸟与水中之鱼,无论其本质与形态,全然不同,各成系统。”[21]国人在接触到西方体育文化后,要么主张“全盘西化”,要么建议“全盘固守”,要么提出“中体西用”。无论怎样,都难以阻挡西方体育文化的入侵,从国民的角度来说,甚至可以说是敞开怀抱欢迎西方文化。造成这种“唾弃”自身文化、“崇尚”异域文化现象的原因,一则由于西方经济、科技的先进性,一则源于国民对自身文化的倦怠。梁漱溟在分析中国文化早熟之病时认为,“老衰”为中国文化一大病象,“日久慢慢机械化之故,其锢蔽不通竟不亚于宗教,其刚硬冷酷或有过于法律”,传统武术中的门户之见,封闭狭隘的流派观念等老衰文化,使国人感觉到“枯无趣味”,在此之际,“一遇西洋新风气的启发,自非遭到厌弃反抗不可”[22]。换言之,西方体育文化的强势入侵,必然导致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解构,但这一过程既是武术失语的过渡阶段,也是在文化自觉中,进行传统武术文化的发掘与扬弃、转化与创新的必经阶段。所以应该看到,传统武术失语症并非不治之症,“从失语走向中西融汇,走向现代性重建,是我们今后的努力方向”[23]

  • 4 开方

  • “现代性的重建应该以跨文明的视角来切入”[23],传统武术失语症的发生有其必然性,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也将长期存在。如何把病症之脉,开治疗之方,是值得武术学界长期关注、深入思考和探索的命题。

  • 4.1 认同矫正:厘清文化认同对象的顺序性、层次性

  • 文化认同是指“个体对于所属文化以及文化群体形成归属感及内心的承诺,从而获得、保持与创新自身文化属性的社会心理过程。”[24]关于武术文化认同,我们更多地是将注意力放在谋求“域外”“他者”对中国武术的认同上,但最可怕的是本国国民对自己文化的不认同。因此本文认为,武术谋求文化认同的“对象”首先应当是中国大众。

  • 武术是中华文化的缩影,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子系统,蕴含着刚健有为、尊师重道、崇德尚和、见义勇为、自强不息等中华传统文化精神。但这些优秀的文化基因却未能唤起国民的情感共鸣,相反国民对武术文化却存在着种种“不认同”,主要表现在:一是对武术文化的认识偏差。如迷恋于武术“隔山打牛”的神秘性、“以一敌十”的技击性,或将武术狭隘地视为一项好勇斗狠的搏击术等等;二是对武术文化的贬弃与丑化。“中国文化近百年的发展史,有一个绕不开的情结,就是痛恨自己的传统文化,将中国的落后被动挨打统统归咎于传统,在这种长期的自我批判、自我矮化和自我丑化下······只要是倡导中国传统文化,那就是倒退的、落后的、反现代化的,并形成了这样一种思维模式”[12]。在这种畸形的思维主导下,学武成了打架、斗殴的代名词,而武校也成为“家长管不住的坏孩子”的集中营。

  • 如果一种文化在本民族内未能获得认同,却一味谋求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必然会阻力重重、后劲不足;如果一项运动在国内的认识是错误偏颇的,指望它代表国家形象、弘扬民族文化也无异于异想天开[25]。由此看来,武术发展的当务之急是厘清文化认同的顺序和层次,平衡本土与域外、自我与他者的关系,扭转国人对武术形象的错误认知,实现大众对武术文化的认同。而如何“从庞杂的武术中挖掘提炼和谐文化因子”,如何实现武术文化价值内涵与国民意识形态的有效对接,是实现国民武术认同的关键。

  • 4.2 转换矫正:体现内容体系生产的差异性、适宜性

  • 众所周知,武术集哲学、兵学、医学、美学等传统文化于一身。然而,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武术呈现给世人的文化内容缺乏创新生产,传统武术开发依然停留在“复古”层面,难以实现体现时代性、适应现代人需求的“创造性转换”。在对武术文化的研究上,有识之士提出,“注重消费文化对消费者的关注,扬弃当下从生产者出发的武术研究”[26]。刘文武在谈到武术的发展观念时援引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韩东屏教授的“文化工具论”,指出以往武术发展“忽略了人的需求对于武术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并且往往流于空泛,或者根本无法在现实中实施,或者即便通过国家意志、强硬实施,也不可能产生持久的效力”[27]。“文化工具论”[28]认为文化是满足人需求的工具,对不同文化工具唯好是用。武术文化也是一种工具,若这个工具能够满足大众的需求,则用之,否则,则弃之,这实质上是从人的角度出发“以人为本”地审视武术的发展。

  • 武术“内容”体系的重构、转换不应当是自说自话、孤芳自赏和闭门造车,而应“在反思和选择自身的发展路径上,不得不将广大消费大众的感受纳入考虑的视野”[29]。须区分不同的武术场域,依据不同受众群体的需求而建构和再生产,体现出差异性和适宜性。在武术教育场域,构建适合学生消费需求的武术内容体系,保持武术文化民族性的同时,尽可能地体现时代性,同时,创新武德教育的现代化规训与惩罚机制,既废黜不合时宜的“门户规矩”,又建构新式的武术礼仪、德育体系[30]。在武术健身场域,立足现代消费社会的身体消费观,从大众对身体的具体要求出发进行内容构建。“身体的外观、大小、形体都是可以依据身体拥有者的意志改变的······身体变成了可以锤炼的实体,这个实体可以通过警惕与艰苦的努力得到塑造与打磨。自我呵护不只是为了防止疾病,它还关系到使我们对于自己的身体显现感到满意。”[31]现代人对身体健康的观念,已经不再仅仅是满足于“防治疾病”,更多的是一种关注“身体显现”的消费观,由此观之,量身打造不同的武术健身内容体系,对一成不变的武术内容进行现代化转换和生产,是矫正武术内容失语的一剂良方。

  • 4.3 建构矫正:强化项目设计布局的前瞻性、系统性

  • 传统武术失语症的治疗,需要加强对项目布局的科学研究,建构传统武术的技击防卫体系、健康促进体系、教育教化体系等,凸显出整体布局的前瞻性和系统性。以传统武术技击防卫体系的建构为例,技击攻防是武术的本质属性和本质功能。在“言必称散打”的武术技击语境中,传统武术的技击之路愈走愈窄。仿佛武术之技击只有“拳打脚踢”,“在不断提升功法运动的基础上不断突出‘一招制敌’”[32],只需“击必中,中必摧”,却忘却了武术技击中“人文关怀”的因素。对此杨建营教授就指出:“跆拳道这种纯粹由暴力性的踢打技术形成的对抗类运动都能够通过精神提炼和礼仪包装,形成高雅运动,武术中有那么多体现人文关怀的防卫型技法,难道就不能提炼出来,打造武术发展的新方向?”[33]武术技击中的闪避技、控制技等防卫型技法和策略性避险防御战术、自卫战术等“和谐因子”亟待开发。

  • 以色列的格斗术——马伽术(Krav Maga),其内容丰富、体系完备,包括民用马伽术、警用马伽术、军用马伽术、要员保护马伽术等,这一发展方式或许为我们规划传统武术发展之路提供了思路:将传统技击之法与当今时代需求相结合,研制、开发出系列化的技击防卫体系,易学易用,无需“太极十年不出门”的旷日持久,无需“从娃娃抓起”的筑牢根基,而是基于普通人身体“本能”防卫状态进行的技术转换与生产。现代法制社会,武术技击不应当是教人“致残致伤”,而是教人面对“不得不打”时既保护自身又“不致伤人”。《罗汉行功短打·序言》提及点穴创立的意图:“兵刃之举,圣人不得已而为之,而短打宁可轻用乎?故即不得不打,仍示之以打而非打不可之打,而分筋截脉之道(即点穴)出焉。圣人之用心苦矣。夫所谓截脉者,不过截其血脉,壅其气息,使心神昏迷,手脚不能动,一救而苏,不致伤人。短打之妙,至此极矣。有志者细心学之,方不负圣人一片婆心也。”[34]这才是传统武术技击的精髓所在。在文化自觉的语境下,挖掘整理传统武术技击中具有“人文关怀”的“和谐因子”,将之进行文化再生产,以适用当今社会之需,这是传统武术的时代使命,更是其发展出路。

  • 5 结语

  • 正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传统武术在其现代化进程中、在与西方体育文化的碰撞中,遭遇了自身传承、发展异化和创新不足等困境,从而呈现出一定的失语现象。要解决这些问题,首要的是谋求文化认同,筑牢发展的根基,同时在内容转换和体系构建上迅速跟进,这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无论是谋求国民的认同,还是以工具论的视角对武术内容进行重构,抑或是对“和谐因子”加以提炼开发,归根到底都需要“人文”精神的注入。武术终究要以人为本,才能矫正发展偏颇,获得持久动力。

  • 参考文献

    • [1] 曹顺庆,邹涛.从“失语症”到西方文论的中国化——重建中国文论话语的再思考[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47.

    • [2] 张五英.“中国文化失语症”的根源分析及“治疗对策”[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9):343.

    • [3] 曹顺庆.21世纪中国文化发展战略与重建中国文论话语[C].东方丛刊,1995(3):15.

    • [4] 曹顺庆.文化失语症与文化病态[J].文艺争鸣,1996(2):50.

    • [5] 从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10-19(1).

    • [6] 张晓夫.女性:他者、物与中性人——我国大众传媒女性话语“失语症”浅析[D].长春:吉林大学,2004:3.

    • [7] 叶献丹.中国武术的“文化失语”与“文化认同”的思考——以体育全球化为背景[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3):13.

    • [8] 王湧涛,周兵,刘苏.中国武术文化的“失语”与“话语”平台构筑的思考[J].体育学刊,2007(9):67.

    • [9] 阮建平.话语权与国际秩序的建构[J].现代国际关系,2003(5):31.

    • [10] 邱丕相.“武术研究”专栏导读——进入新纪元的中国武术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6(9):1.

    • [11] 戴国斌.武术:身体的文化[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1:343.

    • [12] 曹顺庆.再说“失语症”[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11.

    • [13] 李丹.民族身份认同的焦虑与文化本土化的悖论[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4,30(9):87.

    • [14] 王林,虞定海.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困境与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33(4):85.

    • [15] 戴国斌.中国武术教育“格拳致知”的文化遗产[J].体育学刊,2017,24(3):16.

    • [16] 袁金宝,王岗.文化复兴视角下中国武术的主体责任[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7,36(3):126.

    • [17] 刘文武.论武术的“技击弱化”[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7,36(1):139

    • [18] 孙刚.从“暴力美学”视域审视武术技击美的心理归因及和谐思想[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27(3):317.

    • [19] 彭鹏,毛爱华,尹碧昌.现代武术技击之思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11):127.

    • [20] 宋丽.中国武术发展的困境与文化认同问题[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41.

    • [21] 冯骥才.案头随笔[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49.

    • [22]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271.

    • [23] 曹顺庆,邱明丰.失语症与现代性变异[J].社会科学战线,2009(4):190.

    • [24] 杨宜音.文化认同的独立性和动力性——以马来西亚华人文化认同的演进与创新为例[C]//张存武,汤熙勇.海外华族研究论集:文化、教育、与认同.台北:华侨协会总会出版,2002:407.

    • [25] 张雷.本末相顺去伪存真——武术发展的偏差与定位[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8,32(2):82.

    • [26] 戴国斌.中国武术的文化生产[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10.

    • [27] 刘文武.武术研究引入“文化工具论”的重要意义探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47(5):68.

    • [28] 韩东屏.文化工具论在文化差异与融合问题上的主张[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12.

    • [29] 张国良,戴国斌.“身体消费”视域下武术的挑战与反思[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7,36(6):132.

    • [30] 王晓晨,赵光圣,陈朋.文化传统视域下武术教育仪式的生成、流变与重构[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7,31(1):78.

    • [31] 陶东风.身体意象与文化规训[J].文艺研究,2003(5):152.

    • [32] 杨耀华.传统武术“原生态”发展之悖论:传承与流变[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7,34(1):95.

    • [33] 杨建营.武术文化之“瑕瑜”的深度剖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8(12):40.

    • [34] 程大力.武德仁学中心论[J].体育文史,1990(3):56.

  • 参考文献

    • [1] 曹顺庆,邹涛.从“失语症”到西方文论的中国化——重建中国文论话语的再思考[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47.

    • [2] 张五英.“中国文化失语症”的根源分析及“治疗对策”[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9):343.

    • [3] 曹顺庆.21世纪中国文化发展战略与重建中国文论话语[C].东方丛刊,1995(3):15.

    • [4] 曹顺庆.文化失语症与文化病态[J].文艺争鸣,1996(2):50.

    • [5] 从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10-19(1).

    • [6] 张晓夫.女性:他者、物与中性人——我国大众传媒女性话语“失语症”浅析[D].长春:吉林大学,2004:3.

    • [7] 叶献丹.中国武术的“文化失语”与“文化认同”的思考——以体育全球化为背景[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3):13.

    • [8] 王湧涛,周兵,刘苏.中国武术文化的“失语”与“话语”平台构筑的思考[J].体育学刊,2007(9):67.

    • [9] 阮建平.话语权与国际秩序的建构[J].现代国际关系,2003(5):31.

    • [10] 邱丕相.“武术研究”专栏导读——进入新纪元的中国武术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6(9):1.

    • [11] 戴国斌.武术:身体的文化[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1:343.

    • [12] 曹顺庆.再说“失语症”[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11.

    • [13] 李丹.民族身份认同的焦虑与文化本土化的悖论[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4,30(9):87.

    • [14] 王林,虞定海.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困境与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33(4):85.

    • [15] 戴国斌.中国武术教育“格拳致知”的文化遗产[J].体育学刊,2017,24(3):16.

    • [16] 袁金宝,王岗.文化复兴视角下中国武术的主体责任[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7,36(3):126.

    • [17] 刘文武.论武术的“技击弱化”[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7,36(1):139

    • [18] 孙刚.从“暴力美学”视域审视武术技击美的心理归因及和谐思想[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27(3):317.

    • [19] 彭鹏,毛爱华,尹碧昌.现代武术技击之思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11):127.

    • [20] 宋丽.中国武术发展的困境与文化认同问题[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41.

    • [21] 冯骥才.案头随笔[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49.

    • [22]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271.

    • [23] 曹顺庆,邱明丰.失语症与现代性变异[J].社会科学战线,2009(4):190.

    • [24] 杨宜音.文化认同的独立性和动力性——以马来西亚华人文化认同的演进与创新为例[C]//张存武,汤熙勇.海外华族研究论集:文化、教育、与认同.台北:华侨协会总会出版,2002:407.

    • [25] 张雷.本末相顺去伪存真——武术发展的偏差与定位[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8,32(2):82.

    • [26] 戴国斌.中国武术的文化生产[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10.

    • [27] 刘文武.武术研究引入“文化工具论”的重要意义探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47(5):68.

    • [28] 韩东屏.文化工具论在文化差异与融合问题上的主张[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12.

    • [29] 张国良,戴国斌.“身体消费”视域下武术的挑战与反思[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7,36(6):132.

    • [30] 王晓晨,赵光圣,陈朋.文化传统视域下武术教育仪式的生成、流变与重构[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7,31(1):78.

    • [31] 陶东风.身体意象与文化规训[J].文艺研究,2003(5):152.

    • [32] 杨耀华.传统武术“原生态”发展之悖论:传承与流变[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7,34(1):95.

    • [33] 杨建营.武术文化之“瑕瑜”的深度剖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8(12):40.

    • [34] 程大力.武德仁学中心论[J].体育文史,1990(3):56.

  • 用微信扫一扫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