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

分享给微信好友或者朋友圈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
作者简介:

张鲲(1963—),男,陕西咸阳人,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体育人文社会学。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596(2018)05-0008-07

参考文献 1
刘一凡.可持续性发展视角下校园足球开展现状研究[D].锦州:渤海大学,2017.
参考文献 2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的通知[Z].国办发[2015]11号,2015-03-20.
参考文献 3
王登峰.教育中的体育和体育中的教育[J].体育科学,2017,37(12):4.
参考文献 4
朱伟.中外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比较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16.
参考文献 5
马洪亮,吴强,张继玺,等.校园足球教育改革与实践发展的思考——兼论成立中国(上海)足球教育学院的可行性[J].体育科研,2017,38(1):89.
参考文献 6
李明智.巴西足球文化研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5(8):86.
参考文献 7
张锐,董进霞,赫忠慧.中国小学校长与校园足球——第五届北大人文体育高层论坛论文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58-63.
参考文献 8
宁柠.中日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发展现状与对比研究[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16.
参考文献 9
刘宗超,于冬晓.政策网络视域下我国校园足球政策执行的问题与出路[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6,30(4):33
参考文献 10
丛灿日,付冬梅.校园足球战略实施对我国学校体育的重塑及潜在问题分析[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6,30(6):59.
参考文献 11
李纪霞,何志林,董众鸣,等.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发展瓶颈及突破策略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2,36(3):83.
目录contents

    摘要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在对校园足球实施近10年来的发展状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重点审视校园足球的内涵问题。指出,校园足球的发展要回归教育,将足球作为青少年教育的重要手段;校园足球应贯彻“以青少年发展为中心”的理念,充分发挥青少年在足球事业发展中的根基作用。通过借鉴巴西、德国、日本等国家校园足球的发展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发展思路:首先,要处理好政策号召与具体执行的矛盾、教育部门与体育部门的矛盾、校内足球与校外足球的矛盾、各主体间的矛盾;其次,要解决好宣传、人力、物力、财力、竞赛等校园足球发展中的具体问题;最后,要关注和挖掘校园足球的教育功能、社会价值、文化内涵等内部因素。为校园足球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Abstract

    By literature and logic analysis methods, based on the re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campus football in the past 10 years, the focus is put on the connotation of campus football.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campus football should be returned to education, and football should be taken as an important means for youth education. Campus football should implement the concept of “centering on youth development” and a full and foundemental role should be given to the youth in the development of football. Through drawing lessons from the development experience of campus football in Brazil, Germany, Japan, and other countries, and combining China’s actual development, some ideas are proposed: First of all,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policy appeal and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should be handled, as well a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s and the sports administrations, between the on-campus football and the off-campus football and between each subjects; Second, specific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ampus football must be solved such as publicity, human resources, material resources, financial resources and competitions; And finally, the internal factors including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s, social values,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campus football must be stressed and explored. This study aim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ampus football.

  • 借助举国体制我国竞技体育取得了巨大成功,而作为最具影响力的竞技体育运动项目之一,我国足球的发展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差甚远。青少年时期是体育技能发展的“敏感期”,是速度、力量、柔韧性及灵活性培养的“核心期”,是一个国家体育事业发展的“关键期”。足球项目也不例外,谁抓住了青少年,谁就抓住了足球的未来。校园足球不仅是实现足球普及、增加足球人口、培养足球人才、发展足球事业的有效途径,亦是青少年增强身体素质、培养健全人格、提升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因此在我国足球事业发展低迷及青少年体质下降的背景下,启动校园足球计划是明智之举、必要之举。本文对校园足球发展内涵进行审视,思考校园足球的发展路径,希望有利于其实现长足发展。

  • 1 校园足球发展概况

  • 自2009年正式启动至今,校园足球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开展,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政策支持方面:十八大以来,振兴足球被列入体育强国发展战略,习近平、李克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对中国足球事业的发展寄予厚望。2015年,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并且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中国体育强国梦息息相关,发展和振兴足球是建设体育强国的必然要求,将校园足球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1]。组织管理方面:为推进校园足球工作,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成立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各省市也成立了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与各级省市教育局、体育局共同组织、监管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整体发展规模方面:2009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共有44个定点布局城市和2 200多所中小学,经历了7年的发展,到2016年已经扩大到108个省级布局城市、69个试点县区和13 381所学校;参与足球运动的青少年人口由2011年的100万增长到2016年约280万人[1]。校园足球发展速度之快可见一斑。

  • 《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将青少年足球人口大幅增加作为中期发展目标,并对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提出要求,至2025年其基数要达到5万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至2020年完成对5万名校园足球专、兼职教师的一轮培训;完善常态化、纵横贯通的大学、高中、初中、小学四级足球竞赛体系[2]。可以说,在尊重足球运动客观规律、以特色带动普及、以点带面的方针指导下,我国校园足球正快速发展。

  • 2 校园足球内涵审视

  • 应该说,足球始终未能成为我国竞技体育优势项目,其关键问题在于“急功近利”思想作祟,导致足球后备人才缺失。《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对校园足球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指出校园足球在推进过程中必须注重其内涵发展,不得以利益与政策为驱动力而盲目发展[2],可谓切中时弊,对我国校园足球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起点在校园,重点在娃娃”是教育的总方针,同时也是中国足球的希望所在。足球是学校体育的一部分,而学校体育又是教育中的体育,担负着促进每个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重任。同时,体育的教育功能还体现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团队合作精神、顽强拼搏精神和遵守规则意识等方面[3]。基于此,发展校园足球应首先明确其价值定位,国家层面——是中国足球和学校体育改革的试点;社会层面——是提升国民身体素质、振奋民族精神、培养合格公民的途径;学校层面——是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手段。体育是教育的基石,毛泽东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中曾言:“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充分表明了体育在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因此,正确认识教育中的体育和体育中的教育,将体育回归教育,充分发挥足球的教育功能,是校园足球今后的推进发展方向[4]

  • 2.1 足球是青少年教育的重要手段——足球影响人

  • 2014年11月26日,教育部将足球课程纳入学校体育课程教学体系,并成为体育课的必修内容[5],显示了校园足球育人功能的回归。校园足球的推进是真正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曾对足球的育人功能做过解释:足球的育人功能,就是我们通过校园足球来进一步提升体育这个短板在我们整个教育中的地位。不断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发挥足球育人功能、培养全面发展人才,把校园足球作为扩大足球人口规模、夯实足球人才根基,使得青少年学生更加热爱足球、享受足球,使参与足球运动成为体验、适应社会规则和道德规范的有效途径[6]。足球作为参与人数最多、牵涉面最广的一种单项体育运动,在围绕其展开的一系列场内外活动中,充满着各种复杂的人事关系及角色转换、协调配合等要求,恰好可以实现对青少年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等良好品质的培养,因而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

  • 2.2 青少年是足球事业发展的根基——人影响足球

  • 中国足球事业落后的根本原因在于足球的基础差、根基不稳,缺乏系统的阶梯式后备人才培养路径。早在1997年,美国学者查尔斯·布彻尔便提出了“竞技体育的关键还是青少年,学校体育对青少年竞技人才的培养起着重大的作用”的观点。青少年作为足球人才金字塔的塔基,是足球事业发展的基础性要素,也是校园足球推进的先决条件。之前校园足球“撒芝麻盐”的推进方式,并没有真正改善青少年足球成才率低、足球运动水平提升慢、足球后备力量不足等现状。因此,校园足球应贯彻“以青少年发展为中心”的理念,自主开发适合广大学生的多样化的校园足球活动,充分发挥青少年在足球事业发展中的根基作用,构建我国足球人才体系的金字塔。

  • 3 先进国家校园足球的发展经验

  • 3.1 巴西——浓厚足球文化的濡染

  • 巴西足球国家队曾于1958、1962、1970、1994、2002年5次夺得世界杯冠军,是捧得大力神杯次数最多的球队,也是至今唯一一支从未缺席过世界杯的球队,巴西更被世界公认为“足球王国”。巴西足球的辉煌不仅得益于其出色的训练体系、多元的后备人才培养途径,更是源于其独特的足球文化。巴西著名社会学家吉尔贝托·弗莱雷曾说道:“巴西人踢球的时候就像在表演舞蹈一般······因为他们倾向于把一切都变得像舞蹈一般,工作和踢球也并无二致”[7],体现了足球文化已经根植于巴西国民的心中,在这一文化的濡染之下,巴西青少年足球运动自发而蓬勃地发展。据巴西体育局提供的数据,全巴西只有65%的中小学校拥有足球场地,但巴西的青少年足球人口却居世界首位。在巴西的沙滩、街头巷尾随处可见踢球的少年,即使是贫民窟的孩子也光着脚将袜子塞满纸当球踢,不畏条件艰苦反而乐在其中,这是一个国家足球文化的力量。除了国策、体制及本身的客观条件外,校园足球的发展也需要足球文化来引领。

  • 3.2 德国——四级十层足球体系的造就

  • 2014年巴西世界杯,德国队第四次捧回大力神杯。德国足球世界杯的夺冠体系由四级十层组成,是一个科学严密的互联大系统[8],其中最受重视的便是第一级的人才基础培养,它由幼儿园、学校、社团三方协作构成。德国足协全权负责所有的足球发展计划,并对推进校园足球做了大量工作:①大力支持校园足球发展。德国足协为校园足球的开展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及低价和免费的教师足球培训,并给予技术、智力资源方面的支持;②鼓励足球明星进校园。德国足协倡导足球明星走进校园,激发学生足球兴趣和提升学生足球技能,并形成一种常态。德国足球的繁荣源于其能正确认识到青少年是足球的基础,并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支持校园足球发展。

  • 3.3 日本——“三位一体”人才培养工作的强化

  • 上世纪90年代前日本足球水平一直在较低水平徘徊,而如今日本足球已全面崛起。2017年国际足联最新国际排名中,日本队位列第57名,亚洲区排名第3。日本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成效,除得益于职业足球俱乐部的发展外,还与多年来积极的足球人才培养工作密不可分。早在上世纪80年代,日本便提出了“三位一体”方针,即按照同样的原则和方式对青少年运动员、国家队运动员和教练员进行培养,以实现共同发展[9]。2005年,日本足协发布《JFA2005年宣言》,进一步推广和普及了“三位一体”的足球人才培养政策。随后日本足球协会启动了“少年计划”,将校园足球带入黄金发展时期。

  • 4 校园足球未来发展思路探索

  • 4.1 处理好校园足球发展中的几组矛盾

  • 4.1.1 处理好政策号召与具体执行的矛盾

  • 2015年校园足球上升为国家战略,随后各级政府及教育、体育部门相继发布相应政策和发展规划,但多为宏观性指导,涉及面广、内容空泛,具体工作落实情况较差[10]。校园足球工作的推进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但更需要各级行政部门强有力的执行与落实。

  • 首先,各级政府及教育、体育部门在出台政策措施时,必须依据国家政策精神,同时结合地方实际与特色,从微观层面着手,以解决校园足球发展中的实际困难;其次,各地方政府应深入解读政策含义,在执行和落实工作中明确责任主体,层层把关,严格执行,避免政绩驱动;最后,可专门设立各级督查、监管小组,并制订严格的监督惩处措施,尤其对各级校园足球领导小组在组织、分工、落实环节上严格督查。

  • 4.1.2 处理好教育部门与体育部门的矛盾

  • 校园足球推动过程中各主体间存在职责不明确、分工不合理、缺乏有效沟通协调机制等问题,尤其是教育部门与体育部门,职责分工不合理,没有形成合力。教育部门埋头只管自己的普及,而体育部门则只顾足球苗子的培养、选拔,两者各行其是、合作不畅。

  • 开展校园足球活动应以政府为主导,教育部门与体育部门密切协作,将工作职责细化并合理分工,将校园足球活动纳入各自的工作日程。教育部门以促进足球在校园中的推广和普及为主要职责,并负责运动员的文化课程和升学等工作,为体育部门培养“文武双全”的优秀人才。具体操作中,可实施足球特长生升学加分政策,建立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校园足球“一条龙”升学模式,为参加校园足球的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与出路。体育部门在负责竞赛组织、管理及运动员和教练员培训等工作的同时,还要负责足球文化宣传及完善足球奖励机制等。具体操作时,应组织足球运动员进校园开展足球文化宣传,并考虑对在全国性的校园足球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队员给予二级或以上运动员称号,为其完成学业和走向社会提供保障。

  • 4.1.3 处理好校内足球与校外足球的矛盾

  • 中国足球主要包括校内足球和校外足球两种发展形式,分为校园足球、社会足球、职业足球三种形态。不同形态的足球拥有各自的利益点,其发展目标、规划及侧重点也不一样。校园足球以校园为载体,以学生为参与对象,以开展足球的教学教育工作为根本任务,以实现校园足球普及、扩大足球人口为目标。社会足球则以社会、市场为载体,以广大人民群众为参与对象,以形成足球团体、进行足球活动为根本任务,以实现锻炼身体、愉悦身心为主要目标。职业足球则以国家或职业俱乐部为载体,以足球运动员为参与对象,以进行专业足球训练为根本任务,以为国争光、实现经济利益为目标。目前,三者间并未形成协调统一、联动发展的局面。

  • 为此,应找准校园足球与社会足球、职业足球联动发展的切入点,建立校园足球与其他足球形态间的合作机制,谋求校园足球的协调发展。政府应重视、挖掘和利用三者各自的资源优势并形成互补,如社会足球俱乐部的教练员、职业足球运动员可以走进校园,向青少年学生提供专业的足球技术、技能指导,宣传足球知识和文化;校园足球可以向社会足球提供场地;同时为学生争取社会足球和职业足球观赛机会,通过观赏比赛,学习技战术、感受足球文化和体育精神,吸引更多学生参与足球活动。

  • 4.1.4 处理好各主体之间的矛盾

  • 校园足球涉及主体众多,如有作为管理者的教育、体育部门,更有校长、教师、教练、学生及家长等具体的活动参与者。不同的主体对校园足球存在不同的认识并赋予其不同的含义和目标,需求不统一、期望不一致便会导致不同主体在校园足球推进过程中形成各自为战的现象。因此要正确引导和平衡各主体的利益需求,实现校园足球统筹协调发展。

  • 首先,作为管理者,教育部门与体育部门应明确校园足球的整体发展目标,即先普及后提高。体育部门应全力配合教育部门实现学生广泛参与、为素质教育奠定基础的目标,促进足球活动普及;教育部门应该全力协助体育部门完成优秀青少年运动员培养、选拔、输送任务,促进足球事业发展。其次,引导各具体参与主体对足球形成统一认识,摒弃对校园足球的偏见,重新认识校园足球的教育功能,做好各自的角色定位和本职工作。最终从管理层到具体参与各方共同构成一个复合主体,形成共同参与、联动发展的新型组织体系。

  • 4.2 解决校园足球发展实践中的具体问题

  • 校园足球活动发展不仅受制于政策、管理、体制、社会等宏观和中观层面因素的影响,同样也受制于宣传、人力、物力、财力及竞赛等具体实践环节。为此,针对各项具体问题提出解决思路。

  • 4.2.1 加强宣传组织工作

  • 校园足球的普及发展需要借助各种宣传手段展示自身的社会价值及影响力,以营造良好的校园足球环境和氛围,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在宣传方式方面,应力求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如选择专题互动讲座、足球明星进校园、校园广播站普及足球知识等新鲜、有趣、灵活的方式向学生进行宣传;在宣传范围方面,不能仅局限于布局城市的特色学校,还要重视对普通市县,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学校的宣传工作;在宣传力度方面,仅仅依靠学校的宣传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通过教育部门、体育部门及相关媒体,如主流报纸、电视台、网站等来宣传校园足球;在宣传深度上,不能仅局限于校园足球事件本身的报道,应该更深层次地挖掘事件背后的意义、价值、经验等内容。

  • 4.2.2 培养学生兴趣,加强师资建设

  • 注重培养学生的足球兴趣,提高青少年对足球的认知水平及参与的主观能动性。青少年的足球兴趣可通过多种方式来培养,如理论知识的讲授与技战术示范讲解相结合;转变传统教学方式,以游戏教学为主;实行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将足球内容收录至其他学科教材和课堂教学过程,加深教育意义;组织学生建立趣味足球队,开展多样化、娱乐化的比赛活动等等。

  •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增加教师数量。一方面,体育院校和师范类学校体育专业应依据校园足球发展需要调整人才培养计划,将足球课程设置为必修课程,提高体育人才的足球素质;另一方面,通过专业培训将职业退役足球运动员及足球兴趣高、基础好的其他人员培养成为足球师资。二是提升教师质量。学校对新进足球教师统一开展岗前培训;组织足球教师定期参加校本培训、校外短期培训及继续教育;教师培训可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强交流。通过足球师资的培养培训工作,全面提高足球师资队伍的规模和质量,为校园足球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 4.2.3 加快基础设施和教材建设

  • 自校园足球推广施行以来,虽然各级各类学校都加强了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但依然无法满足学生需求。尤其是县、乡镇、农村的学校场地设施匮乏依然严重。为此,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领导小组应统筹规划,分区域、分阶段、多形式地推进校园足球场地设施的建设完善工作。各级校园足球领导小组应积极争取当地政府支持,重点帮助县乡、农村学校规划场地设施建设,力争实现一校一场地的目标,免费提供全套器材设备,便于其课程教学。

  • 高度重视校园足球教材、教学大纲的编写制订工作,为足球教学提供科学依据。首先,教材的编写应符合青少年身心特征;其次,应依据教育部《校园足球教学指南》进行开发;再次,应结合学校自身特色进行编写。在教材之外,依据青少年活泼好动的特征,开发制作教具来辅助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真切感受“快乐足球”的魅力。

  • 4.2.4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加强资金监管

  • 目前我国校园足球活动的项目资金主要依赖国家财政拨款和地方财政匹配金,只能达到“基本保障”水平,校园足球的开展仍旧面临着很大的资金缺口[11]。为此,各级校园足球领导小组应解放思想,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如吸引俱乐部、体育企业等赞助投资。同时合理配置资金,校园足球应遵循先普及再提高的发展策略,因此对于教学、场地、设施、师资等基础性建设项目应充分保障,而对于足球赛事、聘请外籍教练等提高性建设项目,应视资金情况量力而行。

  • 加强对足球专项资金的监管。首先,体育总局和教育部下拨的经费应有明确具体的使用范围,如体育总局的资金用于保证足球场地、设施、训练及比赛,教育部的资金用于保证足球教学及师资培养;其次,对于校园足球经费投入和支出,政府应建立明确的考核监管制度,避免资金浪费。在资金投入上,各级校园足球领导小组及下设部门应加强实地考察,确保资金真正投入到各个学校和重点领域;在资金支出上,加强预算、审计和项目验收,确保开支项目、金额符合要求,确保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

  • 4.2.5 健全竞赛体系

  • 足球作为竞技体育运动项目,要坚持“以赛代练”的发展方式,通过竞赛来培养、选拔人才。但校园足球有别于竞技足球,其属于学校体育范畴,不能简单以竞技体育的标准来衡量。目前我国校园足球的竞赛体系主要包括国家层面(足球夏令营)、布局城市及地方层面(各级联赛及各类“足球杯”)以及学校层面(校级或班级比赛)的赛事,竞赛组织工作过于频繁、形式化,且将校园足球推向了竞技足球的发展道路,这违背了足球回归校园的初衷。校园足球赛事工作应由校园足球领导小组积极配合教育部门推进,以符合青少年身心特征及学校体育发展规律为原则,以学生体验公平竞赛、增进健康快乐为宗旨,以扩大青少年足球爱好者队伍、推动校园足球普及为目标,反对一切利益驱动、功利主义赛事的虚假繁荣。另外,在现有的青少年布局城市联赛及大学、高中两级联赛的基础上,体育部门及校园足球领导小组应积极协助教育部门建立小学、初中足球联赛,加快完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一条龙式四级联赛体制,建立起递进的、可持续发展的竞赛机制和路径,为校园足球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

  • 4.3 挖掘校园足球的“山体”价值

  • “冰山理论”是由美国著名心理治疗大师萨提亚提出的重要理论,最初被用于心理学科,后被广泛应用于其他研究领域,校园足球活动的发展路径亦可以运用“冰山理论”加以分析。目前我们校园足球的推进过程着力于政策的出台实施、组织管理机制、场地设施、师资建设等外在影响因素,可视为“冰山”表层;而隐匿在水下的“山体”——足球运动的教育功能、社会价值、文化内涵等内在因素被严重忽视,而这些恰恰是决定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需要重点关注和着力挖掘。

  • 图1 校园足球发展的“冰山理论”结构图

  • 4.3.1 教育功能

  • 校园足球由教育部主导,纳入教育督导指标体系,足球纳入学校体育课程······一系列的制度设计,无不彰显了校园足球的教育属性。校园足球应以教育为首要目的进行人才培养,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在日常的足球教学与训练中,学生通过学习足球的传球、运球、跑位等技战术,可有效增进身体素质和运动素质;足球作为竞争性团体运动项目,不仅可以磨练学生的顽强拼搏意志,更可以培养团队协作、勇于竞争等优秀品质;足球比赛中技战术复杂多变,需要学生快速判断,随机应变,灵活跑位,这些都可以发展学生的分析、判断、决策能力;青少年阶段属于身体发育的敏感期,足球训练可对青少年的形体进行塑造,还可以培养对足球运动的热爱,提高欣赏比赛的水平。可见,校园足球应以实现育体、育德、育智、育美为己任,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 4.3.2 社会价值

  • 认识校园足球的社会价值将更有助于人们加深对大力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理解,有助于获得家长、学校乃至全社会更多的支持,促进校园足球活动的顺利开展。如通过校园足球可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拉近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距离;校园足球比赛中要求遵规守纪、公平公正、团结协作等社会意识,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有助于促进个体社会化,发展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人。

  • 4.3.3 文化内涵

  • 校园足球的发展应注重发挥文化的引领作用。巴西借助独特的足球文化带动形成了足球人口规模巨大、足球运动繁荣发展的局面,这一宝贵的发展经验值得我们校园足球学习借鉴。物质文化建设方面,学校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学生的学习训练提供有力保障,让学生在绿茵场的奔跑中、在与足球的接触中感受足球的乐趣和美感。制度文化建设方面,学校应在足球课程开设、校园足球活动组织、竞赛训练管理、人才选拔等方面,建立与校风校规吻合一致、相辅相成的规章制度,一方面引起师生对校园足球的重视,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精神文化建设方面,学校可打造足球文化长廊、主题文化墙,设立足球广播站,宣传足球之歌,举办校园足球文化节等,通过立体式的宣传,营造浓厚的校园足球发展氛围,让学生体会校园足球的真正内涵。

  • 参考文献

    • [1] 刘一凡.可持续性发展视角下校园足球开展现状研究[D].锦州:渤海大学,2017.

    • [2]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的通知[Z].国办发[2015]11号,2015-03-20.

    • [3] 王登峰.教育中的体育和体育中的教育[J].体育科学,2017,37(12):4.

    • [4] 朱伟.中外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比较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16.

    • [5] 马洪亮,吴强,张继玺,等.校园足球教育改革与实践发展的思考——兼论成立中国(上海)足球教育学院的可行性[J].体育科研,2017,38(1):89.

    • [6] 李明智.巴西足球文化研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5(8):86.

    • [7] 张锐,董进霞,赫忠慧.中国小学校长与校园足球——第五届北大人文体育高层论坛论文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58-63.

    • [8] 宁柠.中日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发展现状与对比研究[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16.

    • [9] 刘宗超,于冬晓.政策网络视域下我国校园足球政策执行的问题与出路[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6,30(4):33

    • [10] 丛灿日,付冬梅.校园足球战略实施对我国学校体育的重塑及潜在问题分析[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6,30(6):59.

    • [11] 李纪霞,何志林,董众鸣,等.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发展瓶颈及突破策略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2,36(3):83.

  • 参考文献

    • [1] 刘一凡.可持续性发展视角下校园足球开展现状研究[D].锦州:渤海大学,2017.

    • [2]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的通知[Z].国办发[2015]11号,2015-03-20.

    • [3] 王登峰.教育中的体育和体育中的教育[J].体育科学,2017,37(12):4.

    • [4] 朱伟.中外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比较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16.

    • [5] 马洪亮,吴强,张继玺,等.校园足球教育改革与实践发展的思考——兼论成立中国(上海)足球教育学院的可行性[J].体育科研,2017,38(1):89.

    • [6] 李明智.巴西足球文化研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5(8):86.

    • [7] 张锐,董进霞,赫忠慧.中国小学校长与校园足球——第五届北大人文体育高层论坛论文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58-63.

    • [8] 宁柠.中日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发展现状与对比研究[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16.

    • [9] 刘宗超,于冬晓.政策网络视域下我国校园足球政策执行的问题与出路[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6,30(4):33

    • [10] 丛灿日,付冬梅.校园足球战略实施对我国学校体育的重塑及潜在问题分析[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6,30(6):59.

    • [11] 李纪霞,何志林,董众鸣,等.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发展瓶颈及突破策略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2,36(3):83.

  • 用微信扫一扫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