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

分享给微信好友或者朋友圈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
作者简介:

王昆仑(1959—),男,河北任丘人,教授,研究方向为高尔夫球运动。

中图分类号:G852.9/G8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596(2017)06-0087-05

目录contents

    摘要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对比分析法,对中国的古老体育运动捶丸与现代高尔夫球运动进行对照研究。从基本特征、场地、礼仪、规则、技术等方面进行全面对比,发现二者之间存在高度的相似性,从而为更好地复原捶丸风貌、深入理解捶丸的文化内涵提供依据,同时为学界的相关研究提供基础性资料。

    Abstract

    Based on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a comparison between Chuiwan, an ancient sport from China, and modern golf is made in this study. Compared from the aspects of their basic features, courses, etiquette, rules and techniques, it is found that there is a high degree of similarity between them. This study aims at providing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a better restoration of Chuiwan’s original style and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Chuiwan, and serves as a fundamental material for related academic studies.

    关键词

    捶丸《丸经》高尔夫特征场地礼仪规则技术

    Keywords

    ChuiwanWanjingGolffeaturecourseetiquetteruletechnique

  • 捶丸与高尔夫球相似,已经得到学界和业界的认同,但究竟哪些方面相似,需要进行比较和鉴别。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中,《丸经》是一部保存最为完整的体育专著。笔者依据《丸经》及相关史料,就捶丸与高尔夫球的特征、场地、礼仪、规则、技战术等,一一进行比较,相信将有利于深入了解捶丸的历史渊源、价值理念、独特创造和鲜明特色。

  • 1 捶丸与高尔夫球的基本特征

  • 1.1 名称

  • 捶丸:该名称见于元代宁志斋所著《丸经》,书中也有“打球”“击球”“锤击”“击丸”等名目。

  • 高尔夫球(以下简称“高球”):“golf”这个单词最早见于苏格兰的官方文件,此前的荷兰语“kolf”被认为是它的前身。

  • 1.2 起源

  • 捶丸:有战国起源说、南唐起源说、宋代起源说和元代起源说。依据史料,捶丸产生于宋元时期。

  • 高球:主要有苏格兰起源说、荷兰起源说、中国起源说。史实证明,“以棒击球入穴”的游戏最早出现在中国。然而,现代高尔夫球运动产生于苏格兰得到普遍认同。

  • 1.3 特点

  • 捶丸:以棒击球入窝,以窝为单位计算所得筹数。棒数少、得筹多者为胜。

  • 高球:以杆击球入洞,以洞为单位计算所得杆数(早期为逐洞赛)。

  • 古今中外、古往今来,以棒击球的游戏不知凡几,但“以棒击球入穴”是捶丸和高尔夫球的共性特征。

  • 1.4 用途

  • 捶丸:既可用于兵事,作为“训将练兵之一伎也”;又可用于健身,“惟在和血脉、养性情、涤烦襟、消饮食而已。”(《序》)。

  • 高球:存在于苏格兰民间和军中,曾被国王詹姆斯二世下令禁止,官方认为习练射箭才是御敌之技。

  • 1.5 球会

  • 捶丸:最晚在元代(1282年)就存在球会组织,《丸经·崇古章》记载的“窝脚”和“会儿”,就是民间的两家球会。

  • 高球:苏格兰第一个高尔夫球俱乐部诞生于1744年,名为高尔夫绅士荣誉公司,大约10年后,圣安德鲁斯皇家古典高尔夫球俱乐部宣告成立。

  • 1.6 球童

  • 捶丸:《丸经》记有“伴当”“小厮”等名目。其所指对象身份相近,若细分,“伴当”多指同班搭档,而“小厮”专指球童(《崇古章》)。

  • 高球:球童是球员最亲密的助手。

  • 1.7 棒与杆

  • 捶丸:棒,也称“权”“杖”,木制,主要包括撺棒、杓棒和扑棒。球手不带撺棒和杓棒,须接受相应处罚(《因地章》)。

  • 高球:早期的球杆为木制,现多用新型材料制成,主要包括木杆、铁杆组、挖起杆、推杆等。比赛携带球杆不得超过14支。

  • 1.8 丸与球

  • 捶丸:丸,即球,由“赘木”制成,据《朴通事谚解》记载,丸“大如鸡卵”。

  • 高球:早期的球有木制球、石制球和由皮革包裹羽毛制成的球,现在球的材质和制作工艺日臻完善。球的直径、重量都有统一标准。

  • 1.9 窝与洞

  • 捶丸:球窝“掘地如碗”(《朴通事谚解》)。

  • 高球:洞的直径一般为4.25英寸(10.8厘米)。

  • 1.10 工匠

  • 捶丸:“工从主,料以理。”是说工匠选料和制棒都应满足客户需要(《权舆章》)。表明我国最晚在元代就有了定制球棒的工匠。

  • 高球:职业球员或业余高手,一般都定制适合自己的球杆。一般来说,杆头的宽窄厚薄与击球的距离密切相关。

  • 1.11 盛器

  • 捶丸:捶丸盛放球棒的有“囊”和“笼”。囊,即革囊,用来盛放扑棒;笼,即“篮子”,主要盛放撺棒和杓棒(《因地章》)。

  • 高球:球包多种多样,除了盛放球杆,还可盛放其他用品。

  • 2 捶丸与高尔夫球的场地

  • 2.1 球场类型

  • 捶丸:据《丸经》记载,捶丸场地可分为郊外球场和园林球场。郊外球场一般有平、凸、凹、峻、仰、阻、妨、迎、里、外等10种变化(《因地章》和《取友章》)。山西洪洞县水神庙壁画所描绘的即是郊外球场。园林球场包括皇家园林及私家园林。明《宣宗行乐图》(捶丸局部)描绘的即是皇家园林球场的场景;张可久《观九副使小打》中“静院春三月,锦衣来众官。”其中“静院”说的就是私家园林的捶丸场地。此外,妇女儿童在庭院、厅堂也可体验捶丸的乐趣(明·杜堇《仕女图》)。

  • 高球:史上最早的巡回赛出现在1744年苏格兰的普雷斯迪克,其球场就设在天然开阔地带。现在的球场有林克斯、海滨、森林、山地、沙漠等不同风格。标准的18洞球场一般都设在郊外,占地千亩左右。清末民初,我国部分沿海城市曾存在不少9洞及迷你球场。

  • 2.2 场地分区

  • 捶丸:球场可分为“基”“埨”“阻”“窝”四种区域。基,即发球点,有“剑脊基”“碟样基”之分,面积为一尺见方,由土推起,用于架球(《定基章》)。埨,指球道(《承式章》)。阻,指障碍物,如砖头、瓦片、短墙、水域等(《因地章》)。窝,一般指窝边五尺左右的范围(《承式章》)。

  • 高球:分为发球区、球员通道、障碍区(水湖、沙坑)和球洞区(果岭)。

  • 2.3 更换球窝

  • 捶丸:“熟地必革”,即球窝每日必须更换(《处用章》)。

  • 高球:比赛每天打一轮,每轮一般都更换洞杯位置。

  • 2.4 窝距及窝数

  • 捶丸:从“基”到“窝”的距离,“虽远勿过百步之外,近必盈丈之外。”设定窝的数量,“百步之遥不可再,半百之遥不可数。”这说明球场上窝的距离和窝的数量是不固定的(《适宜章》)。

  • 高球:从发球台到球洞的距离,因标准杆、男女及职业业余赛等要求各不相同,最近不足百码,最远可达600码左右。标准球场一般为18洞。

  • 2.5 彩旗

  • 捶丸:“劚场建旗”,即“球场上劚成了窝,立彩色旗。”(《正仪章》)从《宣宗行乐图》(捶丸局部)可见,球窝所立彩旗的颜色似为蓝、白、红三色。

  • 高球:旗竿插在球洞内,洞旗一般分为蓝、白、红三色,用来区分球洞在果岭上的位置。

  • 2.6 土质与击球

  • 捶丸:据《丸经·因地章》介绍:由于土质分软硬干湿,所以推地滚球分轻重缓急。

  • 高球:土的软硬干湿和草的长短主要表现在果岭之上,果岭的软硬干湿直接关系到果岭速度。力道是推球成功的关键。

  • 3 捶丸与高尔夫球的礼仪

  • 3.1 崇尚礼仪

  • 捶丸:《丸经·序》开宗明义:“捶丸之制,全式为上,破式次之,违式出之。”这里的“制”“式”,即传统的规矩及礼仪,它贯穿于打球的全过程。

  • 高球:礼仪,即球场上的行为举止,是规则的首要部分。

  • 3.2 自律

  • 捶丸:《丸经》通篇闪烁着儒家智慧的光芒,它以“君子”“德人”为人格标准,对球手提出了一整套道德修养和自律要求。《承式》《崇古》《正仪》《取友》《善行》《贵和》《待傲》《知人》等均以单章论列,堪称做人、打球的宝典。

  • 高球:贵族、绅士、高雅曾是高尔夫球不同发展阶段的代名词,同时也是对球手仪表形象的塑造。

  • 3.3 为他人着想

  • 捶丸:在输赢问题上强调“昨所得,今不用”;抛球定头棒时由“离窝远者先击”;确定球窝数量及距离时强调“各适其宜”;标记球位要让他人看到等等。这都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

  • 高球:为他人着想,是礼仪的核心内容。

  • 3.4 失约无礼

  • 捶丸:“以多待一,曰傲”。意思是,让大家等待是傲慢无礼的表现。

  • 高球:事先预约,准时到达。正式比赛逾期不到,将被取消资格。

  • 3.5 长者开球

  • 捶丸:“让采索窝”,即礼让长者抛球定“采”,抛出的球距洞窝远者为“头棒”。据《置序章》:头棒确定后,“远者先,近者后;左者先,右者后。”一个“让”字,传承了一种美德。

  • 高球:非正规比赛可由最受尊重的人敲T排序,或由长者先开球。接下来,一般按顺时针方向依次发球。现在正规赛事一般按分组表顺序发球。礼让长者或尊者开球,是高尔夫球的传统。

  • 3.6 旁观守礼

  • 捶丸:“窝边五尺内不许人行。”这是说,他人在准备击球时,其他球手及“小厮”“伴当”甚至观众须让出一定距离,避免施加任何影响。

  • 高球:球手发球或推球时,对其余球手、球童及观众是有限制措施的。

  • 3.7 君子之争

  • “君子小人,其争也不同,其朋也有异。”君子强调“艺高而服众”,小人则以“奇诈”比输赢。所以,邀朋交友,相聚打球,需要慎重。

  • 高球:一般都有各自的球友圈、朋友圈。结交新球友,一场球下来就可以了解其人品球技。

  • 3.8 球手风度

  • 捶丸:“恪慎其仪,各事其事”“容止安详”“依守规式”“夭如申如,周旋闲雅”“多胜无矜色,数败无恚容”等等,是对捶丸君子风度的完美塑造。

  • 高球:无论胜负,一些球手特别是大牌球星都恪守出场和退场礼仪。这是做人的态度,也是明星的社会责任。

  • 4 捶丸与高尔夫球的规则

  • 4.1 早期规则

  • 捶丸:规则见于《丸经》,距今已有730多年的历史。

  • 高球:最早的规则仅13条,曾记载在一张牛皮纸上,距今370多年。后经多次修订,沿用至今。

  • 4.2 竞赛形式

  • 捶丸:包括“分班”(团体赛)和“各逞”(个人赛)(《衍数章》)。团体赛分大、中、小型比赛,个人赛分比洞赛和争先赛。

  • 高球:设团体赛和个人赛,包括四人四球赛、四人两球赛、比洞赛和比杆赛。

  • 4.3 比洞赛

  • 捶丸:捶丸比赛一般是按窝计算所得筹数,每窝一清。“初胜三,次胜二,后胜一。”这是指输赢筹牌数。头棒赢二棒,二棒赢三棒,三棒赢四棒。这是指输赢顺序;“四者不可用也。”这是说每窝的标准棒设为三棒,则第四棒不用打。

  • 高球:史料表明,早期的巡回赛即比洞形式,而比杆赛是后来才有的。

  • 4.4 赌球

  • 捶丸:捶丸比赛所设奖品,一般通过球手集资方式筹措。“富不出微财,贫不出重货。”无论贫富,强调“量力而为之”。

  • 高球:除了正式比赛,一些职业球手甚至大牌球星有时也会“小赌”一把。

  • 4.5 借棒

  • 捶丸:“假权勿从”,即“不许借棒于他人使”(《处用章》)。

  • 高球:借用他人的球杆,比杆赛罚一杆,比洞赛该洞负。

  • 4.6 助言

  • 捶丸:“勿教以利”,即比赛中不准把利好信息告诉他人(《处用章》)。

  • 高球:助言,比杆赛罚两杆,比洞赛判该洞负。

  • 4.7 阻球

  • 捶丸:“阻利勿许”,即不许阻挡他人的正常球路。

  • 高球:不准“对球的运动施加影响或改变自然条件”。

  • 4.8 干扰挥棒

  • 捶丸:“为妨出之”,即干扰他人挥棒将被勒令出局(《处用章》)。

  • 高球:他人击球时,其他人不得有意或无意地施加干扰。

  • 4.9 代击

  • 捶丸:“代施倍罚”的意思是,替他人击球判两个窝输球(《处用章》)。

  • 高球:即使四人两球赛,也须按交替顺序击球。

  • 4.10 悬球

  • 捶丸:距地面一寸以上的球,称“悬球”。此球是“不可击打”的球。

  • 高球:对于悬空球,如架于树上的球,球手可宣布不可打,然后择地抛球,接受罚杆。

  • 4.11 风落

  • 捶丸:准备开球时,球被风吹落,即“风落”,可免于处罚,但人为触动球判击球一次。

  • 高球:准备击球时球被碰落,可以重新架球,不受处罚。但形成了挥杆动作,则击球有效。

  • 4.12 挪球

  • 捶丸:“球在不好处换在好处”,须接受惩罚(《宁志章》)。

  • 高球:将球拿起或移动球,须将其放回原处,并接受罚杆。

  • 4.13 替换球

  • 捶丸:“将本色球儿相换”,即由人将自己处于不利位置的球换成另一球,这是最丢脸的事,也要接受惩罚(《宁志章》)。

  • 高球:击打了错误的球,比杆赛罚两杆,比洞赛判负。

  • 4.14 重击

  • 捶丸:“于击不利,欲再击也”,是可耻行为(《宁志章》)。

  • 高球:重击是有条件和受规则限制的。

  • 4.15 对权不易

  • 捶丸:“对定球棒,不可换易。”将球棒对向了球,就不能更换球棒了,如更换球棒就算输一筹(《宁志章》)。

  • 高球:一旦将杆头对向球,就算做好了击球准备,但对换棒并无限制。

  • 4.16 撞球

  • 捶丸:误撞他人的球为“死球”,他球可以复位。故意撞球算输一筹(《崇古章》)。

  • 高球:攻果岭撞球不受罚,但在果岭上撞球须接受两杆的处罚。

  • 4.17 着身球

  • 捶丸:在球道上飞行的球打到他人身上,判为死球;但球童或随行人员挡了他人的球,则判其“主人”的球为死球(《崇古章》)。

  • 高球:球因变向打到他人身上不受罚,就地击球即可。

  • 4.18 记止

  • 捶丸:《丸经·记止章》详细介绍了在球窝旁边如何做记号,包括划线的位置、用什么来画、画多长等,同时介绍了球被移动后的处置方法,包括球如何按线归位和由谁取球等。

  • 高球:在果岭上须用标记牌或硬币标记球位。

  • 4.19 架球开球

  • 捶丸:在“基”外开球无效。

  • 高球:在发球台标准TEE的左侧开球无效。

  • 4.20 清除杂物

  • 捶丸:发球台上“若有瓦砾草木等物”可以清除。

  • 高球:发球台和果岭上的妨碍物均可清除。

  • 5 捶丸与高尔夫球的技战术

  • 5.1 握棒

  • 捶丸:所谓“持欲固”,即手应“紧握球棒也”;“无空权”,即“二手皆当有棒也。”扑棒,被认为是单手持握的球棒。(《试艺章》)。

  • 高球:握杆的方法不尽相同,但持握的松紧度因人而异。

  • 5.2 站姿

  • 捶丸:“远者立,近者蹲。”打远距离的球应取站立姿势,打近距离的球应取下蹲姿势(《试艺章》)。

  • 高球:用长杆打远距离的球,如使用木杆开球,站姿都相对直立,有的稍稍屈膝,这样便于增加动作幅度和击球距离。

  • 5.3 瞄球

  • 捶丸:“目不他视,专睹其丸。”这一要求不仅有利于集中精力瞄球,也有利于提高击球的精准度。

  • 高球:瞄球要使杆面、球及目标形成一条直线。瞄球及挥杆过程中,如眼睛“锁定球”,则击球的成功率会更高。

  • 5.4 挥棒

  • 捶丸:强调“运欲和”,即挥棒应协调用力。所谓“无低昂”“不起身疾”,即要求保持挥棒的节奏,而不能起身过快(《试艺章》)。

  • 高球:正确的挥杆是以躯干为轴、用身体带动球杆。善于长打者,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动作的合理性。

  • 5.5 力道

  • 捶丸:“不到则不能上,必使到窝边落也。”(《因地章》)

  • 高球:力道是推击的关键,正所谓:不到之球,则不进其洞。

  • 5.6 出奇

  • 捶丸:“死而复生,生而复死,谓之出奇。”“出奇”,即反败为胜。

  • 高球:巡回赛一洞或一杆定胜负的战例不胜枚举。

  • 5.7 先手

  • 捶丸:“先人者制人,后人者制于人。”寓意要开好头、起好步。

  • 高球:开好第一杆,打好第一洞,有利于坚定球手的信心。

  • 5.8 “心手相对”

  • 捶丸:《试艺章》:“心手相对,古之法也。”“心手相对”是强调“运棒时手对心”(《出奇章》)。“心手相对”与“心手相应”含义相同,两者也互为因果。

  • 高球:预备及击球时,保持双臂与双肩形成的三角形,这正是“手对心”的位置。

  • 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

  • 用微信扫一扫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