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

分享给微信好友或者朋友圈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
作者简介:

赵海涛(1975-),男,山西侯马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596(2016)02-0087-06

参考文献 1
于志钧.太极拳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367.
参考文献 2
张法.中国艺术:历程与精神[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56.
参考文献 3
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101.
参考文献 4
彭吉象.中国艺术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306.
参考文献 5
江百龙.中国武术理论基础[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41.
参考文献 6
姜耕玉.艺术辩证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96.
参考文献 7
乔凤杰,陈沛菊.略论传统武术的悟道思维[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4,20(5):8-11.
参考文献 8
王岗.中国武术技术要义[M].山西: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98.
参考文献 9
中国武术系列规定套路编写组.螳螂拳[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1.
参考文献 10
黑格尔.美学[M].朱光潜,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81:127.
参考文献 11
沈子丞.历代论画名著汇编[M].上海:上海世界书局,1978:42.
参考文献 12
杜国友,蔺志华.对竞技武术套路发展的一些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41(6):88-90.
参考文献 13
周伟良.中国武术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3.
参考文献 14
习云太.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5:89.
参考文献 15
康戈武.中国武术实用大全[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0:193.
参考文献 16
李文彬,尚芝蓉.尚氏形意拳械抉微[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62.
参考文献 17
曹红敏.传统武术文化生存思辨[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4,28(1):91-94.
参考文献 18
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62.
参考文献 19
邱丕相.中国武术文化散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21.
目录contents

    摘要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中国武术历史发展过程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中国武术从搏斗形式的“武”发展成为一种术道并重的“艺”的过程中,“气”是其“神韵”的源泉、“道”是其“精神性”的根本、“心”是其“妙悟”的基础。在梳理中国武术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分析武术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是武术发展的终极追求,“道艺并重”是武术和谐发展的精神需求,“武艺兼修”是中国武术创新发展的原点和归宿,旨在为更好地认识武术的艺术特性、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武术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Abstract

    This article applies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d logical analysis to analyze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Chinese Wushu. It is proposed that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Chinese Wushu, it evolves from combat-centered Wu to an art which focuses both on Wushu and virtue, Qi is the source of its charm, virtue is its spiritual foundation, and heart is its extraordinary realization foundation. On the basis of combing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Chinese Wushu, it analyzes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Wushu, and puts forward: artistic ambit of a combination of heaven and man is ultimate pursuit of Wushu development, focuses both on Wushu and virtue is the spiritual needs of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Wushu, self-enhancement of both Wushu and art is the origin and destination for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Wushu. This article is designed to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ushu, and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and practical reference for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Wushu.

    关键词

    中国武术艺术化

    Keywords

    Chinese Wushuartistic tendencyQivirtueheart

  •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已经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中国武术如何应对这种机遇和挑战,已成为一个紧迫而现实的问题。武术作为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其最大的优势和特点就是根植于深厚的中华历史艺术文化之中,历经千百年的发展和演变,逐渐成为一种民族精神的象征、民族文化的象征和民族艺术的象征。然而,艺术是文化的深层次因素,对核心文化、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产生着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武”是中国武术的物质层面,“术”则是其核心层面,由“武”而“术”,我们才会看到如今太极拳、八卦掌、南拳、形意拳、劈挂拳、猴拳、螳螂拳等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拳种,以及刀、枪、剑、棍、斧、钺、钩、叉等出神入化的器械技艺。武术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与书法、诗歌、戏曲等被誉为中国的国粹,这其实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中国武术“技击”特征已经边缘化,取而代之的是“武以载韵”的气韵之美、“武以载道”的精神之美和“中得心源”的领悟之美。中国武术呈现了“天人合一”的自然艺术的特点,使武术真正成为武与艺、艺与术完美结合的民族传统体育形式。正如王岗教授在《中国武术文化要义》中提出的:“武术实现了对武术技击形象的艺术化写照,通过感悟的直觉方式和过程,武术凸显出意韵美、动作美、意境美的特点,使其成为一种具有审美属性的艺术行为。”因此,中国武术所蕴含的艺术特征,是我们研究中国武术的重要内容。

  • 1 “气”是中国武术艺术“神韵”的源泉

  • “气”作为物质形态可表现为可视、可感的雾气、蒸气、风气、云气、寒暖之气、呼吸之气等,作为精神形态的“气”又可以表现为神气、血气、生气、脾气、魂气等。起初,中国人把气与生命活动和精神活动联系在一起。《管子·枢言》说:“有气则生,无气则死,生者以其气”;《黄帝内经》说:“血气者,人之神”,“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左传》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民有好、恶、喜、怒、哀、乐,生于六气”。当中国人把物态的气转化为精神和生命之气时,也就为气增添了许多神秘的色彩,进而为武术“神韵”之美的产生创造了前提。中国武术众多拳法讲究“练丹田之气”“以气催力”以及“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等。在中国古人看来,武术之“气”是一种“生气远出”的“气积”。武术中的“养气”表现为“神韵”“劲力”等方面的修养,以同“道”“天”相合,成为一种无所畏惧、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这当然离不开习武者练气、运气、集气、发气等所传达的武术韵味,使人进入“气以实志”“骨气奇高”“气韵生动”的审美境界。武术讲究“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说明武术在习练过程中表现为外在的形体拳势与内在的精神意气相随相从。形转神随,形随气动,通过招式反映出形神合一、气力相随的攻防意识和劲力意识,通过气势展现出形断意连、势断气连的精神势态和风骨神韵。太极拳《十三势行功心解》有云:“气敛入骨”,是说太极拳看似柔和轻灵、动作缓慢,但在发力时却要柔中带刚、入骨三分;“气以直养而无害”则是说太极拳既可养生又可养气,是生理和谐与精神享受的统一[1]。太极拳表演更是表现出犹如江河滔滔不绝、连绵不断的气势,其劲力虚实分明、刚柔并济、以柔克刚,给人一种动静相宜、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美感。

  • 在传统艺术体验中“气”与“韵”是两个重要方面。气是精神的、生命的、生理的力量;韵是思想观念、情感体会、意念想象。气与韵相合,就产生出具有一定形象意味、精神意味、情感意味等感性形式的韵味,这就是艺术上的“气韵”。“韵”的概念出自南朝书画家谢赫,其“韵”表现为人的“形神合一”的“姿”和“貌”的特性,是含有玄学意味的人体形态美和意韵美。此后,历经各代的发展,“韵”的内涵不断变化,至清代方东树认为“韵者,态度风致也”;王士祯认为“韵谓风神”[2]。中国武术在领悟中国艺术特点的基础上,将“踢、打、摔、拿、击、刺”的武术动作融入气韵的艺术境界,武术动作的“神韵”“意韵”“体韵”“玄韵”“灵韵”“气韵”“远韵”等美感特征顿时活灵活现的流露出来。设想一位习武者面无表情、动作僵硬,武术将失去神形合一、刚柔并济、闪展腾挪、行云流水、劲力清纯等形与神、内与外的和谐统一,武术表演也就失去了艺术感染力。所以,武术气韵之美的本质在于“意动”,“气韵生动”的武术是形动和意动的统一,刚劲有力的拳术、身如蛇形的剑术、威猛如虎的刀术、来去一线的枪术等等,都是形意合一的生动体现。中国武术是气韵生“动”的世界。宗白华先生说:“这内部的运动,用纹线表达出来的,就是物的‘骨气’,骨是主持‘动’的肢体,骨气即是动的核心。”[3]

  • 2 “道”是中国武术艺术“精神性”的根本

  • 精神性是中国武术的特征和特性,凝聚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无论是武术的拳理拳义、技法技理,还是武术的精神内涵、价值取向,无处不折射出中国武术艺术文化的精神魅力。中国武术强烈的精神性同异国技击术强烈的实存性形成鲜明的对比。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赋予的中国武术的精神性来说,中国武术所包含的宇宙观、自然观、本体论和辩证思维等文化精神,是外来技击术无法比拟的。西方哲学家、艺术家德西迪厄斯·奥班恩在《艺术的涵义》中指出:“上千年来,东方艺术一直具有强烈的精神性。”奥班恩以哲学家敏锐的眼光看出:中国艺术中“那些不能被解释或者甚至不能完全描述的东西,就是作品的精神价值。”并进而指出:“东方人的人是宇宙的一部分并同宇宙浑然一体的观念,把人缩小到宏大的宇宙恰成对照的尺度。”中国武术中的神、意、气、意境等就是奥班恩所说的“那些不能被解释或者甚至不能完全描述的东西”,在中国传统文化范畴中统一于“道”,也就是“人是宇宙的一部分并同宇宙浑然一体的观念”。

  • “道”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最具普遍性的范畴。“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或本体,也是宇宙最终的根源或依据;是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也是人类社会运动演化的过程;是事物发展变化普遍的、统一的规律,也是无和有、虚和实的统一;是整体世界的本质,亦是人类社会包括人类精神生活的本质和最高境界[4]。老子的“道”体现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表明了天地万物由“道”而生,统一于“天”“地”“人”,是万物赖以生存的根据和派生的本原,也就是“天人合一”之道。庄子在继承和发展老子思想的基础上揭示了“道”的存在:“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认为宇宙万物之“道”的本质是自然无为,“道”蕴含了对自由人生的“天地精神”“游心于物”“通于万物”的祈望和希冀。徐复观先生认为:“庄子所追求的道,与一个艺术家所呈现出的最高艺术精神,在本质上是完全相同的。所不同的是:艺术家由此而成就艺术的作品;而庄子则由此而成就艺术的人生。”

  • 中国武术的“道”从宇宙精神这一本质去设定美,从宇宙精神与人体技击的对话、融合、交流中去确立美。《峨眉十二庄》之《天地庄合诀》说:“象天法地,圆空法生,大小开合,唯少于心。”少林秘典《罗汉行功全谱》中写道:“彼夫和风细雨,与雷霆而俱;长养滋培,复肃杀以为心。是天地之不能有文而武也,而人又乌可弗讲耶!且夫行功短打,其道亦非浅鲜者,以乾坤交以离坎,既济未济,天地空位,水火相射,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悉会于行功短打之内,是又武备而兼乎文事者也。”这种以“天地”“风雨”“雷霆”“水火”“山泽”“雷风”为美的中国武术,其精神是“浑然与物同体”,与道家“以天合天”“备天地之美”的精神相呼应。中国传统武术以生命的气息去体悟“道”的韵律,也就构成了武术“武以载道”的美学追求。所谓“顺应自然规律是武术的主要原则,是武术的拳道之理。”[5]“武”充实了“道”的形象和生命,“道”赋予“武”以灵魂与深度。

  • 3 “心”是中国武术艺术“妙悟”的基础

  • 中国武术作为东方形态的文化,具有自己独特的品位,那就是其作为一种“心智”的文化特性,并最终呈现出“心智”的表现方式。这种“心智”的文化属性与表现方式体现为习武之人与客观世界不可分割的整一混沌的状态,反映在武术不断地、反复地追求“顿悟”的过程。《说文解字》解释到:“悟,觉也。从心,吾声。”在词源上是“悟从心从吾”;钱钟书先生认为,“悟”是一种“格物致知”“体验有得”的创造性思维方式。他在《谈艺录》中指出:“夫‘悟’而曰‘妙’,未必一蹴即至也。乃博采而有所通,力索而有所入也。学道学诗,非悟不进。”显然,武术家要达到“妙悟”“顿悟”的境界,要通过自我主体的独立思考、领悟、觉悟,使“外物”与“吾心”合而为一,再通过武术家的反复实践才能达到“天人合一”的武术境界[6]。这种“顿悟”就是用“心”体悟“道”的节奏,这也成为武术家追求至高境界的重要途径。如《六通短打图说》云:“学拳之理,难于知应用,需精心体察,阐发妙用。”《拳意述真》云:“法术规矩在假师传,道理巧妙须自己悟会。”《峨眉十二庄》云:“惟妙于心。”武术家们通过“精心体察”“假师传”在习武过程中用心“体悟”,正标举着武艺进入“心源”深处,登上至高境界的神秘殿堂。有学者指出:“对武术的感悟,也就是在反复的运动实践与对外界事物的观察模仿中不断地超越自己,不断超越原有的方法与经验而最终获得一种方法性的直觉能力。”[7]总之,中国武术不仅来自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物我交融”,更需要心灵感受与体验的“物我两忘”,唐张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可谓是一语中的。

  •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可以说是艺术创造中“心物”关系的极致,最大限度地突出内心,且使“心物”关系完全个性化了[8]。张璪的这种艺术体验,亦如中国武术中“八卦掌”所说的“形如游龙,视若猿守,坐如虎踞,转似鹰盘”;亦如“形意拳”所说的“鸡腿、龙身、熊膀、虎抱头”的神秘意境。这些“神秘意境”来源于自然万物(造化)与感会于心(心源)同构的深层体验。相传螳螂拳创始人王朗在回乡途中见螳螂捕蝉灵巧而又激烈的情形后深受启发。此后,王朗便捕捉了许多螳螂,经常戏斗,细心观察研究螳螂每一个细微的动作神态。通过观察螳螂运用两前肢进行勾、搂、挂、劈等动作,形成了“勾、搂、采、挂、叼、缠、劈、按、崩、扎、滑、截”等手法;通过观察螳螂腰身“仰、俯、拧、旋”等动作,形成了“枝摇根固,只动腰、不走胯”的身法;通过观察螳螂踏实稳固以及前后左右闪展腾挪的突跃动作,形成了“虚步、四六步、麒麟步、滑步、跟步、踏步、拖步”等步法。最终开创了眼疾手快、长短兼顾、刚柔相济、勇猛快速的螳螂拳[9]。王朗“物化”的造拳方式在中国武术发展史中不胜枚举,体现了中国武术在“外师造化”的启发下,将“外物”引向“超物”的极致,使武术家心领神会,进而获得“中得心源”的内心体验。这种体验既是西方哲学家黑格尔所说的“在最高的真实里,自由与必然、心灵与自然、知识与对象、规律与动机等的对立都不存在了。” [10]又是中国清代画家石涛所说的“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山川脱胎于予也,予脱胎于山川也。搜尽奇峰打草稿也。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所以终归之于大涤也。”[11] “最高的真实”与“大涤”都是神遇而迹化的产物。中国武术的创造过程也是如此,武术家从“神遇”中获得了一种造拳的情感冲动、一种造拳的契机,或是一种造拳的原始意向,再把这种情感冲动、契机和原始意向转变为武术家所创造的各种拳术。

  • 4 从武术的“艺术核心”透视当代中国武术发展的未来和方向

  •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武术与中国传统艺术文化是一脉相承的,除了在表现形式和内容上与其他艺术不同外,其内在的“神韵”“精神”“心悟”等方面是相通的,都反映出武术艺术化的魅力。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中国武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刑天舞干戚”“蚩尤作五兵”“百兽率舞”等“仿生取象”“图腾巫术”的原始武舞形式;经历了先秦时期“庄子说剑”“文武六艺”“越女论剑”等“寓技于理”“文武兼备”“意韵深刻”的武术形式;经历了秦汉时期“角抵手搏”“项庄舞剑”等“武戏”“武舞”的武术形式;经历了六朝时期“以诗言武”“以文载武”的武术形式;经历了唐朝时期“裴剑一舞,张书一壁,吴画一壁”的恢弘万有、气象万千的武术形式;经历了宋元时期“瓦子勾栏”“作场相扑”等“套子表演”的武术形式;经历了明清时期“拳种林立”“技理完备”的武术形式;经历了现代“高、难、美、新”[12]的表演竞技武术。自从脱离了原始搏斗,中国武术就无时无刻不显现出艺术的精神魅力。

  • 4.1 “天人合一”是武术艺术化的终极追求

  • 从中国武术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走向来看,由搏斗技击到术道并存,显然,武术已经升华到“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即武术的“形”与“神”,同“天”与“道”相契合。“天人合一”的奥义就是主体融入客体,或是客体融入主体,坚持根本同一,泯除一切显著差别,从而达到个人与宇宙无二的状态。练习武艺,追求的是主体心灵与自然万物相互融通。超越自我,感受心灵与身外之物的交流,以自然万物的情怀去体悟“天人合一”“物我交融”“大乐与天地同和”的永恒的艺术韵味。武术的生命力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正是对“道”与“气”的体悟,使一代代的武术家对武术不断产生新的见解,从而使之博大精深。也正是在这体悟之上,武术成就了今天的辉煌。在此过程中,感悟“天人合一”之美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由此,“天人合一”的武术吸引了众多习武者投身其中而欣然自乐的同时,又成为武术艺术文化的终极追求。

  • 4.2 “道艺并重”是武术和谐发展的精神需求

  • 中国传统哲学的宇宙精神和自由精神,构建了中国武术“道”的思想观,一方面体现在中国武术的“人道”和“天道”上,如少林宗派《拳经拳法备要》讲到:“卫国保身方可用,操强逆理莫欺人。贤良秘授纡危国,邪妄休传害众生。大道等闲若轻授,须防九族尽遭刑。”苌家拳《初学条目》中要求习武者:“学拳宜以德行为先,凡事恭敬谦逊不与人争,方是正人君子。学拳以涵养为本,举动间要心平气和,喜气迎人,学拳宜做正大事情,不可恃艺为非,以致损行败德,辱身丧命。”[13]中国武术“崇德”“重礼”“归仁”的精神践行了孔子“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无终食之间违仁”等主张,从而使中国武术实现了精神的无限扩展和升华,赋予中国武术精神的人格化和伦理化。另一方面,中国武术创造了浩繁的拳种(129个拳种)[14],每个拳种都遵守“内三合与外三合”的基本规律[15]。如太极拳在综合各家拳法之长的基础上,融合了阴阳经络学说、导引吐纳原理,形成了以柔和缓慢、弧形运转、意气相通为运动特点,以节节贯穿、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为劲力特点的内家拳法;形意拳是以五行相生相克的基本原理,创编了劈、崩、钻、炮、横内外相合的五拳[16]。中国武术的“合”“和”是其在发展过程中“由武达艺,由艺达道”的升华过程,这是因为武与艺的结合体现了人类的精神、情感及拳势的物化形态,武术的艺术思维、艺术行为最终要落实到拳势和招法中。

  • 4.3 “武艺兼修”是中国武术创新发展的原点和归宿

  • 如果说“武”是“物我”关系的极致,“武”与“术”的结合则是技击艺术的极致。同样,中国武术借助技击“艺术”元素才会进行“再创造”,才会“升华”与“提炼”。武与艺的统一,形成了中国武术以“悟”求“技”、以“悟”求“法”的文化品质[17]

  • 从“形神兼备”的螳螂拳、猴拳、虎拳的拳术招式到“拳无拳意无意,无拳无意是真意”的武术境界,主体“我”与客体“物”被提升到了一个自由、自然、博大无限的“无”的艺术体验境界,是“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武术至境。它不是一般的物化或模仿,而是表现为无主体也无客体的纯粹状态。形意拳大师孙禄堂先生在《拳意述真》中提出“形意拳术有三层道理,有三步功夫,有三种练法”。“三层道理”是指“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练神还虚”;“三步功夫”指的是“易骨,易筋,洗髓”;“三种练法”是指“明劲,暗劲,化劲”。孙禄堂的“三层道理”是“从有到无”的武术境界,“三步功法”是“由外而内”的武术功力,“三种练法”是“转实而虚”的武术技法。武术的“虚”“化”是其艺术层面的意境,正所谓“无形之大象,希声之大音”,同样是对“天人合一”“物我两忘”浑然、整体、玄妙境界的领悟。这种武艺的再创造过程正如宗白华先生所说:“这种微妙境界的实现,端赖艺术家平素的精神涵养,天机的培植,在活泼泼的心灵飞跃而又凝神寂照的体验中突然地成就。”[18]

  • 5 结语

  • “在充满文化竞争的世界格局中,仅仅把它(中国武术)当作一项体育项目来认识,已经远远不够。应当把对武术的认识上升到文化艺术的高度,充分揭示它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文化魅力和文化价值。”[19]正是基于中国武术艺术化发展的思考,我们重新审视了中国武术的艺术价值,旨在发现其深层次文化的核心体系。可以说,中国武术包含了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内容、风格和特征,一方面,它是中华格斗艺术理论与实践的结晶;另一方面,它又对中国及世界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世界多元化、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要全方位、多视角地认识中国武术,不能一味追随西方文化和时尚潮流,唯有从文化和艺术的高度理解和把握中国武术,客观、辩证地认识武术的艺术文化价值,才能理性看待中国武术在几千年来所创造的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正确认识武术的艺术和文化价值,切实对武术的继承和发展发挥作用。

  • 参考文献

    • [1] 于志钧.太极拳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367.

    • [2] 张法.中国艺术:历程与精神[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56.

    • [3] 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101.

    • [4] 彭吉象.中国艺术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306.

    • [5] 江百龙.中国武术理论基础[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41.

    • [6] 姜耕玉.艺术辩证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96.

    • [7] 乔凤杰,陈沛菊.略论传统武术的悟道思维[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4,20(5):8-11.

    • [8] 王岗.中国武术技术要义[M].山西: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98.

    • [9] 中国武术系列规定套路编写组.螳螂拳[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1.

    • [10] 黑格尔.美学[M].朱光潜,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81:127.

    • [11] 沈子丞.历代论画名著汇编[M].上海:上海世界书局,1978:42.

    • [12] 杜国友,蔺志华.对竞技武术套路发展的一些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41(6):88-90.

    • [13] 周伟良.中国武术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3.

    • [14] 习云太.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5:89.

    • [15] 康戈武.中国武术实用大全[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0:193.

    • [16] 李文彬,尚芝蓉.尚氏形意拳械抉微[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62.

    • [17] 曹红敏.传统武术文化生存思辨[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4,28(1):91-94.

    • [18] 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62.

    • [19] 邱丕相.中国武术文化散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21.

  • 参考文献

    • [1] 于志钧.太极拳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367.

    • [2] 张法.中国艺术:历程与精神[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56.

    • [3] 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101.

    • [4] 彭吉象.中国艺术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306.

    • [5] 江百龙.中国武术理论基础[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41.

    • [6] 姜耕玉.艺术辩证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96.

    • [7] 乔凤杰,陈沛菊.略论传统武术的悟道思维[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4,20(5):8-11.

    • [8] 王岗.中国武术技术要义[M].山西: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98.

    • [9] 中国武术系列规定套路编写组.螳螂拳[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1.

    • [10] 黑格尔.美学[M].朱光潜,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81:127.

    • [11] 沈子丞.历代论画名著汇编[M].上海:上海世界书局,1978:42.

    • [12] 杜国友,蔺志华.对竞技武术套路发展的一些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41(6):88-90.

    • [13] 周伟良.中国武术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3.

    • [14] 习云太.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5:89.

    • [15] 康戈武.中国武术实用大全[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0:193.

    • [16] 李文彬,尚芝蓉.尚氏形意拳械抉微[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62.

    • [17] 曹红敏.传统武术文化生存思辨[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4,28(1):91-94.

    • [18] 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62.

    • [19] 邱丕相.中国武术文化散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21.

  • 用微信扫一扫

    用微信扫一扫